[实用新型]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06131.7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3/10 | 分类号: | B60Q3/10;B60Q3/60;G09F1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晕 反光镜 表盘 印刷电路板 灯箱架 发光二极管灯 反射式 透明 悬浮 反射镜 本实用新型 两次反射 侧面 镜片 遮盖 印刷 | ||
一种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管灯,所述发光二极管灯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灯箱架,所述灯箱架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表盘,所述表盘设置在所述灯箱架的顶部;光晕,所述光晕设置在所述表盘上;透明反光镜,所述透明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灯箱架的顶部,所述透明反光镜遮盖在所述光晕上。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在表盘上印刷光晕,然后通过一个透明反光镜,光晕通过镜片的内外侧的斜面的第一侧面反射镜及第二侧面反射镜两次反射出来,形成立体光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仪表的照明技术,特别是一种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产品中,仪表面向驾驶者,是及其重要的一个部件,为了增加仪表的外观效果,客户有时候会要求光晕设计,如图1所示,31为光晕区域,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1为印刷电路板,2为发光二极管, 3为表盘,4为灯箱架,表盘上的31为印刷的光晕区域,光线从发光二极管打到表盘上,点亮光晕区域。这种光晕效果比较平面,缺少立体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管灯,所述发光二极管灯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灯箱架,所述灯箱架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表盘,所述表盘设置在所述灯箱架的顶部;光晕区域,所述光晕区域设置在所述表盘上;透明反光镜,所述透明反光镜设置在所述表盘的顶部,所述透明反光镜遮盖在所述光晕区域上。
所述透明反光镜包括:底面透镜,所述底面透镜遮盖在所述光晕区域上;顶面透镜,所述顶面透镜与所述底面透镜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顶面透镜与所述底面透镜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侧面反射镜及第二侧面反射镜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侧面反射镜为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侧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侧面反射镜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在表盘上设置光晕区域,然后通过一个透明反光镜,光晕通过镜片的内外侧的斜面的第一侧面反射镜及第二侧面反射镜两次反射出来,形成立体光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中的透明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悬浮光晕结构,光线从印刷电路板1上发光二极管灯2上发出,打在灯箱架4顶部的表盘3的光晕区域11处,光晕区域11被点亮,在光晕区域11上面遮盖有透明反光镜5,发光二极管灯2发出的光经过透明反光镜5的底面透镜23经过第一侧面反射镜21和第二侧面反射镜22两次反射之后光晕从顶面透镜24处发出来,形式立体感并有悬浮效果。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6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背光照明装置
- 下一篇:汽车仪表指针灯箱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