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02411.0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波;黄维尧;陈登志;罗华平;欧阳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H3/06;H02J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线开关 低压配电系统 母排 短路故障 控制模块 智能采集 本实用新型 低压配电技术 母联开关 延时预设 用户损失 自动恢复 闭合 减小 断开 采集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配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进线开关、第二进线开关、母联开关、第一母排模块、第二母排模块及智能采集控制模块;当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检测到第一进线开关或第二进线开关断开时,即采集到第一母排模块或第二母排模块发生瞬时短路故障时,延时预设时间后,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进线开关或第二进线开关闭合,以消除瞬时短路故障。因此,该低压配电系统可自动恢复瞬时短路故障,减小了故障范围,避免用户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两进线一母联结构,如图1所示,低压配电系统由市电1和市电2供电,QF1、QF2为进线开关,低压配电系统还包括两段母排,即I段母排和II段母排,两段母排之间通过母线联络开关(简称母联开关)QF3联接,其中I段母排位于QF1与QF3之间,II段母排位于QF2与QF3之间,QF11、QF12、…QF1n为I段母排馈线开关,QF21、QF22、…QF2n为II段母排馈线开关。
当低压配电系统正常工作时,进线开关QF1、QF2闭合,母联开关QF3断开,市电1与市电2分别给I段母排和II段母排供电。当市电1断电时,手动断开QF1,闭合QF3,市电2同时给I段母排与II段母排供电。当市电2断电时,手动断开QF2,闭合QF3,市电1同时给I段母排与II段母排供电。
当I段母排或II段母排发生瞬时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使进线开关QF1或QF2跳闸断开,导致I段母排或II段母排的所有负载停电不能正常工作,扩大了事故范围,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现有的低压配电系统在发生瞬时短路故障时存在故障范围大、给用户带来损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低压配电系统在发生瞬时短路故障时存在故障范围大、给用户带来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压配电系统,由第一市电和第二市电供电,所述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进线开关、第二进线开关、母联开关;所述低压配电系统还包括第一母排模块、第二母排模块、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进线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市电和所述第一母排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线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市电和所述第二母排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母联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母排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母排模块的第二端;
当所述第一母排模块和所述第二母排模块均无故障时,所述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母联开关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进线开关和所述第二进线开关均闭合,所述第一市电和所述第二市电分别给所述第一母排模块和所述第二母排模块供电;当所述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进线开关或所述第二进线开关断开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智能采集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进线开关或所述第二进线开关闭合,以消除瞬时短路故障。
所述第一母排模块包括I段母排、N个I段接触器及N+1个I段馈线开关,所述第二母排模块包括II段母排、N个II段接触器及N+1个II段馈线开关,N为整数,N>1;
所述I段母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一母排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II段母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二母排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1个所述I段馈线开关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I段母排,相邻两个所述I段馈线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的I段母排段上接入一个所述I段接触器,N个所述I段接触器通过所述I段母排串联连接;N+1个所述II段馈线开关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II段母排,相邻两个所述II段馈线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的II段母排段上接入一个所述II段接触器,N个所述II段接触器通过所述II段母排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2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