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2128.8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李卓燕;何聂;刘承香;周鼎;张功申;陈鹏;刘安安;胡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于丹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环形 谐振模块 分光器 分光 光电探测器 光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 入光口 种检测 光纤环形谐振腔 偏振噪声 分光比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的光源模块、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的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的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分光器设置有入光口、第一分光口、第二分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口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所述分光器的分光比为50: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分光器连接光源模块和两个光纤环形谐振模块,光纤环形谐振模块与光电探测器连接,从而实现同时检测两个光纤环形谐振模块的光纤环形谐振腔的偏振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tor Fiber Optic Gyro,R-FOG)是基于光学萨格纳克效应,来测量旋转角速度的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其具有检测精度高,动态范围大,可以用较短的光纤、很小的体积实现高灵敏度的转动检测的特点。
在R-FOG中,存在许多影响R-FOG性能的噪声源,例如:瑞利背向散射、光克尔效应、法拉第效应以及偏振态耦合(即偏振噪声)等。其中,偏振态耦合是影响R-FOG中光纤谐振腔互易性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R-FOG的主要噪声源之一。
而在现有技术中,对R-FOG的偏振噪声检测的光路结构只能实现每次测一个谐振腔的偏振噪声,导致对比多个谐振腔的偏振噪声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效率较低,此外,当对比多个偏振噪声时,引入了由光源产生的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分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的光源模块、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的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的第二光电探测器;
所述分光器设置有入光口、第一分光口、第二分光口;
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口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连接;
所述分光器的分光比为50: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纤环形谐振模块包括设置有第一环外输入端口、第一环外输出端口、第一环内输入端口和第一环内输出端口的第一光纤耦合器;
所述第一环外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口连接;
所述第一环外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
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外部,所述第一环内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环内输出端口连接,形成第一光纤环形谐振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内部设置有第一直通端和第一耦合端;
所述第一直通端与所述第一耦合端的耦合比为k1:(1-k1),其中50%<k1<100%;
其中,所述第一直通端包括:所述第一环外输入端口至所述第一环外输出端口的第一环外直通端,以及所述第一环内输入端口至所述第一环内输出端口的第一环内直通端;
所述第一耦合端包括:所述第一环外输入端口至所述第一环内输入端口的第一输入耦合端,以及,所述第一环内输出端口至所述第一环外输出端口的第一输出耦合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纤环形谐振模块包括设置有第二环外输入端口、第二环外输出端口、第二环内输入端口和第二环内输出端口的第二光纤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2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航主机
- 下一篇:一种光电检测单元以及一种光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