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1009.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贺森;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架力士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G7/00 | 分类号: | G10G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周海泉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扣 乐器 挂钩装置 固定部 自锁式 弦乐器 本实用新型 收容空间 主体部 底座 吉他 主体部端部 闭合 定位作用 封闭空间 固定乐器 主体两端 固定销 自动锁 自锁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其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主体部、固定在主体部端部的弹扣以及连接弹扣和主体部的固定销;所述弹扣包括呈弧形的弹扣主体以及位于弹扣主体两端的弹扣固定部;所述弹扣和固定部之间具有固定乐器的收容空间;当乐器靠着弹扣的弹扣主体时进入收容空间内时,乐器拉动弹扣主体闭合并使弹扣主体由弧形变成U型且乐器被两端的弹扣固定部自动锁住。本实用新型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利用弹扣的弹性张合力,当吉他等等弦乐器放置其上时,自锁闭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对吉他等弦乐器形成保护、定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配件类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吉他等类似结构的弦乐器,在不演奏的时候需要搁置存放或者展示用的置放。如果摆放不正确或者外力触碰,吉他等弦乐器容易因滑移倾倒,甚至跌落损坏。为了给乐器提供搁置时的定位和保护作用,因而设计有一种专门为吉他等弦乐器固定定位的U状挂钩或托叉架,有的是利用吉他等弦乐器的琴头和琴颈的宽度差,在钩挂装置上设置一定宽度距离的固定片,吉他等弦乐器放置其上时,琴头宽大部分落在挂钩装置上,刚好可以挡住吉他等弦乐器不滑落。还有一种挂钩装置上设置有活动的定位扣片,或使用时需要以手动拨转定位扣片以封闭张口予以定位保护,或利用吉他等弦乐器自身所携带的重力带动活动的定位扣片转动而形成封闭定位,防止其受到外力触碰或摆放搁置不到位导致的位移脱落问题。
鉴于此背景下,现公开提供另外一种有别于市面上所有吉他等弦乐器挂钩、托叉装置的结构设计,此结构可达到同样的保护效果下,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步骤更加方便。
以图1至图3所示为三种挂钩,图1所示乐器挂钩仅设固定的U型状托叉开口1,但未设置有防止乐器滑移跌落的结构;图2所示乐器挂钩前端设置有固定的定位扣片2,他等弦乐器放置其上时,琴头宽大部分落在挂钩装置上,刚好可以挡住吉他等弦乐器不滑,但对比现有的自锁式的挂钩,安全性能差一点;图3 所示乐器挂钩是一种重力自锁式挂钩,利用吉他等弦乐器自身的重量,下压带动内部机构,从而带动前端可活动的扣片3,形成封闭空间,达到对乐器起保护、定位的作用,但由于内部设置有活动的结构,装配需要一定的工序。
对于自锁式的乐器挂钩,对乐器的保护和定位更全面,但由于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工序做装配,有一定的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张合力、形成自锁闭合的封闭空间固定弦乐器的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乐器挂钩装置,其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主体部、固定在主体部端部的弹扣以及连接弹扣和主体部的固定销;所述弹扣包括呈弧形的弹扣主体以及位于弹扣主体两端的弹扣固定部;所述弹扣和固定部之间具有固定乐器的收容空间;当乐器靠着弹扣的弹扣主体时进入收容空间内时,乐器拉动弹扣主体闭合并使弹扣主体由弧形变成U型且乐器所述弹扣固定部自动锁住。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以及将底座主体固定在墙壁或特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凸设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的限位槽以及位于限位槽周围的至少一个卡槽;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基座、固定在主体基座一端的柱体以及位于柱体周围至少一个限位凸点;所述柱体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凸点扣持在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和垫片,所述第二固定件和垫片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底座主体。
优选地,第一固定件为自攻牙螺丝,第一固定件沿第一方向将底座主体固定在墙壁或特定位置;第二固定件为普通螺丝,第二固定件沿第二方向将主体部固定在底座主体上,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架力士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架力士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1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