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9013.8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7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彬;王赚;梅晨;范光祥;曹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陈常美 |
地址: | 325299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体 实时辅助系统 真空助力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空腔结构 制动主缸 后壳体 拨叉 缸体 气室 密封圈 隔板 电机轴连接 真空控制器 驱动 便于安装 高效节能 工作效率 密封连接 气室膜片 实时响应 体积小 重量轻 泵座 侧放 后腔 前腔 嵌有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包括前壳体(9)和后壳体(34),前壳体(9)与后壳体(34)密封连接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由气室膜片隔板(31)分成前腔气室(10)和后腔气室(13),前壳体(9)的上方设有电机(1),该电机倒置于制动主缸缸体(21)的一侧连接,电机(1)的下端连接驱动拨叉(2),该驱动拨叉与电机轴连接置于泵座(3)上,所述前壳体(9)上侧放有密封圈(8)并嵌有有真空控制器(28);前壳体(9)的顶部设有制动主缸缸体(21)。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具有高效节能,实时响应,运行平稳,满足所需工作效率,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便于安装布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真空泵主要用于向真空助力器提供动力源,控制器主要起监控总成内真空度数值的作用。目前车用真空泵、真空控制器以及真空助力器均单独安装于车架,普遍所占空间过大,且通过管路连接,多出存在漏气风险,响应慢,真空压力滞后同时利用率不高问题。
例如公布号为CN 107914691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包括外壳一和外壳二,外壳一与外壳二相互可拆卸连接成一个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由气室膜片隔板分割为两个腔体;助力推杆与制动推杆位于同一轴线上并设置在外壳上;制动推杆一端伸出外壳二,另一端通过推杆底座、空气阀和真空阀依次与助力推杆连接;外壳二远离外壳一的端面上连接有真空单向阀的真空管;在制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上还设有辅助推动机构;在制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上还设有辅助推动机构;有效的减小了助力器推杆与制动推杆之间的压力差,改善了助力器的复位效率,提高了车用真空中助力器的工作效率,其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但该助力器缺少实时控制系统,助力器仍旧存在压力滞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占空间过大、多处存在漏气风险、压力滞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密封连接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由气室膜片隔板分成前腔气室和后腔气室,前壳体的上方设有电机,该电机倒置于制动主缸缸体的一侧连接,电机的下端连接驱动拨叉,该驱动拨叉与电机轴连接置于泵座上,所述前壳体上侧放有密封圈并嵌有有真空控制器;前壳体的顶部设有制动主缸缸体。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实时辅助系统具有高效节能,实时响应,运行平稳,满足所需工作效率,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便于安装布置等优点。
优选的是,所述制动主缸缸体的内侧由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第二弹簧组件、第二活塞、第一弹簧组件和第一活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制动主缸缸体的内壁上设有皮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座内带有泵室,泵室内设有泵盖、叶片和石墨转子,叶片置于石墨转子内并与驱动拨叉连接。电机主轴通过驱动拨叉带动石墨转子在泵室内高速旋转,转子槽内叶片跟随转动,与泵室内壁形成工作腔,工作腔随容积变化抽取助力器气室内空气,使气室气压形成负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带动驱动拨叉、石墨转子一同转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盖位于密封环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壳体内设有阀本体,该阀本体内设有空气阀总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空气阀总成包括阀门推杆,该推杆嵌于空气阀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门推杆由上到下依次套有真空阀、控制阀内弹簧、控制阀外弹簧座、控制阀外弹簧、控制阀内弹簧座和空滤消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9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