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变色的电致变色玻璃、夹胶玻璃及中空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8832.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米赛;武利铭;苏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离子阻挡层 线槽 玻璃基板 导电丝 低阻 电致变色玻璃 本实用新型 电致变色 夹胶玻璃 中空玻璃 复合层 变色 电致变色器件 金属导电浆料 导电性 变色过程 表面设置 并联连接 垂直贯穿 第一表面 导电层 上表面 下表面 叠置 方阻 齐平 填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变色的电致变色玻璃、夹胶玻璃及中空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玻璃基板、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电致变色复合层和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所述离子阻挡层上垂直贯穿分布有多个线槽,该线槽的上表面与离子阻挡层远离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齐平,线槽的下表面穿过离子阻挡层、并进入玻璃基板,所述多个线槽内填充有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低阻导电丝,所述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远离电致变色复合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低阻导电丝。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低阻导电丝和金属导电浆料用以提高两个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导电性,可以很好地降低电致变色器件中两个导电层的方阻,进而加速其变色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变色的电致变色玻璃、夹胶玻璃及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技术是一种智能节能的玻璃技术。普遍应用在高端的建筑上,如采光顶,幕墙,侧立面等等。目前技术中,一块尺寸为0.7平方米的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如果想将电致变色玻璃普遍应用在交通工具的大面积玻璃产品上,如汽车天窗,侧窗,高铁侧窗等,需要加速其变色时间至3分钟以内甚至更短时间。
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的主要结构是玻璃基板、离子阻挡层、第一导电层、复合功能层和第二导电层。其电学模型基本可以等效为电容-电阻串联模型的充放电行为,所以电阻对其变色时间(即充放电时间)影响很大。在电致变色领域中,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时间跟透明导电层(目前多用ITO)的方阻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降低透明导电层的方阻可以有效缩短变色时间,并缓解变色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如ITO玻璃、AZO玻璃和FTO等,都存在方阻偏高的问题,其中导电性较好的ITO,目前其方阻也只能降到5~10Ω左右。但是在某些应用场合,如静态显示和汽车领域,这样的方阻影响之下的变色时间还是偏慢,应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变色的电致变色玻璃,提高了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速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变色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玻璃基板、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电致变色复合层和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所述离子阻挡层上垂直贯穿分布有多条平行排布或交叉呈网状排布的线槽,该线槽的上表面与离子阻挡层远离玻璃基板的表面齐平,线槽的下表面穿过离子阻挡层、并进入玻璃基板,所述线槽内填充有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低阻导电丝,所述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远离电致变色复合层的表面设置有彼此并联连接的呈多条平行排布或交叉呈网状排布的第二低阻导电丝。
优选地,所述第二低阻导电丝可以是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加掩膜版或激光刻蚀的金属,或采用丝网印刷的金属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低阻导电丝的线宽为1~100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低阻导电丝和第二低阻导电丝的电阻率为10-6~10-8Ω•M。
优选地,所述线槽采用激光雕刻,其深度为5~500μm,其宽度在5~500μm。
一种夹胶玻璃,采用上述的电致变色玻璃。
一种中空玻璃,采用上述的电致变色玻璃。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低阻导电丝和金属导电浆料用以提高两个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导电性,可以很好地降低电致变色器件中两个导电层的方阻,进而加速其变色过程;线槽内的金属导电浆料上表面与离子阻挡层的上表面齐平,可以有效的解决膜层微观结构的凹凸不平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低阻导电丝的一种布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8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变色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
- 下一篇:具有透明态调节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