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7225.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泽特;郭德鑫;黄文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H0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室 静触头 隔板 第一腔体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备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腔体 接触系统 备用端 出气端 出气口 分极 灭弧 低压电器领域 电气安全性 隔板竖直部 隔板水平部 备用电源 彼此独立 机构壳体 短路 封闭 电源 体内 配合 | ||
1.一种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执行机构(1),执行机构(1)包括接触系统,接触系统包括常用静触头(117)和备用静触头(116),常用静触头(117)和备用静触头(116)之间设有灭弧室(1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11)包括与常用静触头(117)配合的常用端灭弧室(111b)、与备用静触头(116)配合的备用端灭弧室(111a)以及设置在常用端灭弧室(111b)和备用端灭弧室(111a)之间的灭弧室隔板(113);
所述灭弧室隔板(113)与执行机构(1)的机构壳体固定相连,灭弧室隔板(113)为T字形结构,其包括隔板竖直部(1130)和隔板水平部(1131),隔板竖直部(1130)的一侧与隔板水平部(1131)的一端相连,隔板水平部(1131)的另一端插装在常用端灭弧室(111b)和备用端灭弧室(111a)之间,灭弧室隔板(113)与机构壳体配合,将常用端灭弧室(111b)的出气端封闭在第一腔体且将备用端灭弧室(111a)的出气端封闭在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彼此独立,第一腔体设置与常用端灭弧室(111b)的出气端对应配合的第一出气口(114),第二腔体设置与备用端灭弧室(111a)的出气端对应配合的第二出气口(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气口(114)设置在隔板竖直部(1130)上且位于隔板水平部(1131)下方,第二出气口(112)设置在隔板竖直部(1130)上端与机构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用端灭弧室(111b)内设有多片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灭弧栅片,备用端灭弧室(111a)内设有多片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灭弧栅片,第一灭弧栅片由出气端一端到另一端向远离备用端灭弧室(111a)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二灭弧栅片由出气端一端到另一端向远离常用端灭弧室(111b)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灭弧栅片的位于灭弧室(111)出气端的一端为第一灭弧栅片外端,第二灭弧栅片的位于灭弧室(111)出气端的一端为第二灭弧栅片外端,第一灭弧栅片外端的延长线与第二灭弧栅片外端的延长线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动触头组件(115)和出线端静触头(119),出线端静触头(119)同时与动触头组件(115)、负载电连,动触头组件(115)一端枢转设置,另一端分别与常用静触头(117)、备用静触头(116)配合,常用静触头(117)设置在备用静触头(116)下方,常用静触头(117)、备用静触头(116)、灭弧室(111)设置在动触头组件(115)一侧,出线端静触头(119)设置在动触头组件(115)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执行机构(1)、控制器(2)和驱动装置(3),执行机构(1)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单极执行机构,每个单极执行机构内均设有接触系统和灭弧室;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执行机构(1)上侧,驱动装置(3)设置在执行机构(1)、控制器(2)同一侧,驱动装置(3)一侧分别与执行机构(1)、控制器(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单极执行机构之间设有线槽(120),线槽(120)内设有信号线,信号线一端与控制器(2)相连,另一端与执行机构(1)相连;
所述控制器(2)与驱动装置(3)相连的一侧设置走线开口,驱动装置(3)与控制器(2)相连的一侧设置进线孔(31d),控制线一端与控制器(2)相连,另一端穿过走线开口、进线孔(31d)与驱动装置(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极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由驱动装置壳体基座(31)和驱动装置壳体侧盖(32)组成的驱动装置壳体,驱动装置壳体基座(31)分别与执行机构(1)、控制器(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72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