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5974.1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蒋铮;尹华军;朱晓敏;刘庆;赵文强;刘冬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王海文;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进样器 针管 分支管 同位素示踪剂 塑料接头 土壤 针孔 同位素标记 营养液 实验用 针管尖 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营养液输入 传输 移动 皮套 推送 外周 周壁 | ||
1.一种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所述多孔进样器用于将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营养液注入到土壤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进样器包括塑料接头、分支管、移动皮套、针管和针管尖;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分支管连接,所述分支管与所述针管连接,所述针管尖设置在所述针管的末端,所述移动皮套套设在所述针管的外周面上;
所述塑料接头用于连接一注射器,以将所述注射器推送的所述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所述营养液输入到所述多孔进样器中,并依次通过所述分支管和所述针管传输,所述针管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针孔,所述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所述营养液传输到所述针管后,从所述针孔注入到土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接头具有7.0mm的最大横截面宽度和20.0mm的整体长度,以保证所述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所述营养液在其内部的匀速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分支管之间通过第一螺纹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接口的外径为2mm、内径为1.6mm,或者所述针管与所述针管尖之间通过第三螺纹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包括通过两根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焊接贯通形成的四分路支管、以及在所述塑料接头的正下方设置的另一分路支管共同形成的五分路支管结构,以实现所述多孔进样器对土壤的五点同时注入操作,所述分支管的每根分路支管均对应连接有所述针管和所述针管尖,每根所述针管的外周面上均套设有所述移动皮套,所述每根分路支管与其对应的所述针管之间通过第二螺纹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为4cm、外径为1mm、内径为0.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皮套为可移动的橡皮套,其能够根据土壤中有机质层和矿物质层各自的深度分布情况来改变自身在所述针管上的套设位置,以封闭所述针管上不同位置处的所述针孔,所述移动皮套的长度为5cm、内径为0.9mm、厚度为0.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周壁上的所述针孔包括13对对穿孔,所述13对对穿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针管的整个周壁上,每个穿孔的孔径为0.2mm,相邻穿孔之间的间隔为0.8c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针管的长度为15cm、外径为1mm、内径为0.6mm,或者每根所述针管的容积为0.03m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尖为封闭状的针管尖,以实现所述多孔进样器能够一次性地插入土壤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是在304不锈钢针管上制作若干对对穿孔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59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