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酸性不锈铁质锅、耐酸性不锈锅及烹饪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5964.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恩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酸性 锅基体 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 致密保护层 氮化 第一表面 烹饪厨具 钛化合物 铁质锅 砂眼 基材表面 耐腐蚀性 耐酸性能 穿孔的 酸腐蚀 锅体 铁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酸性不锈铁质锅、耐酸性不锈锅及烹饪厨具。包括:锅基体,锅基体的第一表面为铁基材;锅基体第一表面设置有致密保护层以及钛化合物的防护层,致密保护层位于锅基体与防护层之间。利用钛化合物的防护层具有耐酸性耐腐蚀性的优点来保护容易被酸腐蚀的锅基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耐酸性不锈锅具有优异的耐酸性能,并减少现有氮化锅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砂眼和穿孔的问题,降低基材表面组织缺陷对氮化锅体性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酸性不锈铁质锅、耐酸性不锈锅及烹饪厨具耐酸性不锈锅、烹饪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经过氮化处理的真不锈锅体,这一类锅体是用低碳钢板冷冲压成形或用铸铁铸造而成的,内外表面经过打磨后,采用氮化和氧化处理来防锈。
但是市场上经过氮化处理的真不锈锅体耐酸性较差,在烹饪过程中不耐醋和酸菜等PH值小于7的酸性食物的腐蚀。在使用过程中锅体内表面与食物接触的部位很容易出现孔蚀而形成砂眼,最终导致锅体穿孔。而且目前锅体氮化前的基材表面组织无法达到均匀一致,总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导致目前的真不锈锅体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砂眼和穿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性不锈锅,具有耐酸性能,减少氮化锅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砂眼和穿孔的问题,并且降低基材表面组织缺陷对锅体性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烹饪厨具,其锅体内表面具有优异的耐酸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酸性不锈铁质锅,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氮化铁层、基体层、第一氮化铁层以及掺杂或未掺杂碳化钛的氮化钛层。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烹饪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耐酸性不锈铁质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酸性不锈锅,包括:锅基体,其特征在于,锅基体的内壁为铁基材;
锅基体的内壁设置有致密保护层以及钛化合物的防护层,致密保护层位于锅基体的内壁与防护层之间。
进一步地,致密保护层为氮化铁层、氧化铁层或磷化铁层。
进一步地,致密保护层为氮化铁层,且氮化铁层的厚度为3-35um。
进一步地,防护层为氮化钛层,或氮化钛与碳化钛的混合层、钛和/或钛合金和氮化钛的混合层或钛和/或钛合金、氮化钛和碳化钛的混合层。
进一步地,防护层的厚度为5-200um。
进一步地,防护层厚度10-100um。
进一步地,锅基体为复合基材成型而成,锅基体的内壁为钢板,且锅基体远离内壁的外壁为铝和/或铝合金基材、铜基材或不锈钢基材。
进一步地,锅基体远离致密保护层的外壁也为铁基材,锅基体的外壁也设置有保护层;优选地,保护层的厚度为1-3um。
进一步地,保护层为氧化层、氮化层、防腐金属层以及高温漆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保护层为氧化层。
进一步地,保护层的厚度为1-3um。
一种烹饪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耐酸性不锈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致密保护层表面设置一层钛化合物的防护层,达到利用防护层具有耐酸性耐腐蚀性的优点来保护容易被酸腐蚀的致密保护层以及锅基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耐酸性不锈锅具有优异的耐酸性能,并减少现有氮化锅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砂眼和穿孔的问题,降低基材表面组织缺陷对氮化锅体性能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5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