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粉炉的炉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2133.5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车云霞;王军;王婷;廖兵兵;邓龙强;杨涛;杨国娟;赵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5/02 | 分类号: | F23M5/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支架 炉墙结构 煤粉炉 耐火层 定位结构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支架形成 螺旋形 空腔 炉体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粉炉的炉墙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煤粉炉的炉墙结构包括支架、耐火层和呈螺旋形的管束,上述若干支架形成内部为空腔的炉体,上述管束位于支架内侧,上述耐火层位于管束外侧与支架内侧之间,所述支架上具有用于定位耐火层的定位结构一,所述支架与管束之间还具有能将管束定位在炉体内的定位结构二。本煤粉炉的炉墙结构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粉炉的炉墙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的炉体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现有锅炉的炉体通常采用耐火材料制备,常见的是直接采用耐火砖堆砌。
但是,上述的炉体其强度不足,而且,炉体内的管束容易贴靠在炉体内侧,影响管束受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高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煤粉炉的炉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包括支架、耐火层和呈螺旋形的管束,上述若干支架形成内部为空腔的炉体,上述管束位于支架内侧,上述耐火层位于管束外侧与支架内侧之间,所述支架上具有用于定位耐火层的定位结构一,所述支架与管束之间还具有能将管束定位在炉体内的定位结构二。
本机构创造性的通过定位结构一将耐火层稳定连接在支架上,通过定位结构二将管束稳定连接在支架内侧。
可以看出,在定位结构一和定位结构二的作用下能提高整个炉墙的稳定性。
管束螺旋形的设置在炉墙内,这样能使管束稳定受热。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支架包括呈板状的板体,所述定位结构一包括若干呈杆状的分隔杆,上述分隔杆横向设置且固连在板体内侧,所述分隔杆上下均布设置,上下相邻两根分隔杆与板体之间形成一连接腔,上述耐火层固连在连接腔处。
分隔杆用于将板体内侧分隔为若干段,这样能保证耐火层稳定的位于相邻两分隔杆之间。
可以看出,由于耐火层高度尺寸比较小,这样能避免耐火层强度不足。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耐火层为耐火砖。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耐火层为粘土保温砖。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分隔杆截面呈矩形且内部为空腔。
在保证其具备足够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整个炉墙的成本。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分隔杆外侧具有凸出的限位沿,上述管束外侧抵靠在限位沿上。
限位沿能避免管束贴靠在炉墙内侧,这样能保证管束能稳定受热。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限位沿凸出于分隔杆侧部且限位沿上部与分隔杆上部相平齐。
这样能保证其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限位沿与分隔杆侧部之间具有加强结构。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若干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限位沿和分隔杆固连。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上述若干加强筋沿分隔杆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加强结构的设置能保证限位沿处具备足够强度。
在上述的煤粉炉的炉墙结构中,所述定位结构二包括呈杆状的定位杆,上述定位杆中部穿设在板体和耐火层,定位杆外端伸出板体,定位杆内端与管束相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2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硫酸氢铵沉积的管式预热器
- 下一篇:一种防结焦的炉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