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90723.4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敬;王晓辉;冯惠;董黎明;陈艳;周俊;宫贵贞;卢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格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1G23/047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 地址: | 221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杆 反应釜本体 反应釜 搅拌杆 二氧化钛 制备 转动 活动杆 底端 电机 本实用新型 电机带动 对称固定 搅拌效率 搅拌装置 装置结构 进料口 输出端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该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与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均设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U形杆。有益效果: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第二转杆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二搅拌杆进行转动,对反应釜本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搅拌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二搅拌杆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充分的进行搅拌,搅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反应原料的混合搅拌以使原料反应更彻底。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气相法(包括扩散火焰法、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法、雾化水解法、热等离子法)、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等,在上述各种制备方法中,都离不开对应的反应容器。其中液相法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制备方法,以溶胶-凝胶法为例,其通常以钛醇盐为原料,镜水解缩聚反应得到溶胶,再经烘干、煅烧和研磨最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粉体,而反应釜是二氧化钛过程中比不可少的反应设备,反应釜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反应效率,现有的反应釜存在搅拌不充分而导致反应效率低的不足,因此,对反应釜的结构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钛制备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与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均设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U形杆,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U形杆上,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上均设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均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活动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圆孔活动套设在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上,所述U形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上均设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上均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均通过所述第二圆孔活动套设在所述圆杆上,所述圆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挡块,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杆,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底板。
进一步的,数量为两根的固定杆均为圆形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上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上均设有保护罩。
进一步的,若干个底板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内壁均设有若干个隔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上均设有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格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格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0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