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9678.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彦;杜海文;周社柱;薛巍;王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颗粒 硅颗粒 本实用新型 锂电池负极 单质硅 复合硅 集流体 氧化硅 内芯 制备技术领域 孔洞 充放电过程 电化学性能 固相电解质 网络状结构 充分混合 电极材料 空间交错 上下表面 体积效应 分枝状 硅材料 锂电池 石墨 剥落 侧壁 粉化 硅碳 粒径 贯通 缓解 | ||
1.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的碳颗粒(4)和片状的硅颗粒(5),所述的碳颗粒(4)的粒径为200-300nm,所述的碳颗粒(4)的表层与多个所述的硅颗粒(5)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的硅颗粒(5)包括片状单质硅内芯(1),所述的片状单质硅内芯(1)上下表面具有氧化硅外层(2),所述的氧化硅外层(2)上贯通分布有多个孔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颗粒(5)的厚度为30~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质硅内芯(1)与所述的氧化硅外层(2)的厚度比为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孔洞(3)均匀分布于所述氧化硅外层(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硅颗粒(5)均匀分布在所述碳颗粒(4)的表面,并将所述的碳颗粒(4)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硅碳颗粒包括球形的碳颗粒(4)和片状的硅颗粒(5),所述的碳颗粒(4)的粒径为30-50nm,所述的多个片状的硅颗粒(5)相互连接在横向和纵向空间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的多个片状的硅颗粒(5)相互连接的交点为连接点,所述的连接点上连接有一碳颗粒(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颗粒(5)的厚度为30-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96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连续预锂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片状硅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