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麻面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9650.7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宋雪园;任天尧;史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固定器 保护底座 面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患者面部 全麻手术 长方体型结构 固定气管 柔性材料 上表面 下表面 约束带 插管 侧壁 滑脱 眼鼻 覆盖 额头 挤压 器官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麻面部保护装置,其包括:保护底座,其为长方体型结构,其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底座的下表面为弧形且覆盖患者面部;以及管路固定器,其为块状,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管路固定器设置在所述保护底座上方,所述管路固定器侧壁上设置有约束带。本实用新型所述全麻面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全麻手术中保护底座覆盖在患者眼鼻部及额头处,保护患者面部器官,所述管路固定器能够固定气管插管的管道部分,防止管道滑脱,防止患者在全麻手术过程中面部被挤压受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麻面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仰卧位全麻手术中,医生需要重点保护患者的眼鼻部及面部皮肤,由于患者术中长时间的无意识状态,气管插管的管道部分会接触患者面部,长时间手术,会导致患者面部皮肤挤压受创,产生误伤,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既往手术中,医生利用棉垫覆盖在患者头部,另将气管插管的管道部分进行包裹,实现对患者面部的双重保护。但此法仍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需要用胶带对棉套进行缠绕固定,操作繁琐;二是在长时间全麻手术中,保护程度有限,装置固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麻面部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全麻手术中保护底座覆盖在患者眼鼻部及额头处,保护患者面部器官,所述管路固定器能够固定气管插管的管道部分,防止管道滑脱,防止误伤。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全麻面部保护装置,其包括:
保护底座,其为长方体型结构,其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底座的下表面为弧形且覆盖患者面部;
以及管路固定器,其为块状,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管路固定器设置在所述保护底座上方,所述管路固定器侧壁上设置有约束带。
优选的是,所述柔性材料为棉套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底座上表面两侧边缘设置有皮质层。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底座下表面设置有鼻部接触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底座的长度为18-20cm,宽度为12-15cm,厚度为1-3cm。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为与气管插管相匹配的U形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约束带有两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凸字形凹槽,所述凹槽为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管路固定器下表面设置有凸棱,其套设在所述凸字形凹槽内,沿所述凸字形凹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全麻面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保护底座采用柔性棉套材料制成,质地柔软,在全麻手术中覆盖在患者眼鼻部及额头处,能够保护患者面部器官,防止误伤。本实用新型所述全麻面部保护装置还设置有管路固定器,其套设在所述保护底座上,固定气管插管的管道部分,防止管道滑脱,保护面部免受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全麻面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管路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9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