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及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89297.2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坤;刘艳龙;王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纪丽丽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喇叭 前壳 网支架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安装口 耳机 可拆卸安装 可拆卸连接 拆卸更换 连接过程 拆卸 和声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及耳机,耳机喇叭前壳包括壳体和声网,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可拆卸安装有声网支架,所述声网安装在所述声网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喇叭前壳通过声网支架可以实现声网在壳体上的可拆卸连接,且拆卸和连接过程简单易操作,进而可以便于对声网进行拆卸更换或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设计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及耳机。
背景技术
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将耳机插入耳朵时,耳朵里面的脏物难免会粘黏在耳机的出声网上,造成网孔的堵塞,进而影响声效。因此佩戴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声网上的脏物。目前的清理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用镊子去夹或者粘性物去粘黏,二是用水清洗,三是用气去吹;而这三种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清理过程复杂、清理不彻底,极易对网布甚至整机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及耳机,以解决现有耳机的声网存在的清理过程复杂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包括壳体和声网,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可拆卸安装有声网支架,所述声网安装在所述声网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口包括环形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环形安装孔外侧的弧形安装槽,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连接槽,两所述连接槽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槽、卡扣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卡扣槽的顶部连通有拆卸通孔,所述拆卸通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弧形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声网支架包括弧形支架和环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架外边缘,所述弧形支架的两端和所述环形支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卡扣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弧形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弧形支架设置在所述弧形安装槽中,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连接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槽中并与所述压缩弹簧相抵触,所述卡扣杆伸入所述卡扣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槽中。
优选的,还包括拆卸卡针,所述拆卸卡针的端部可插入所述拆卸通孔中对所述卡扣杆进行抵压。
优选的,所述声网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发声单体和耳机喇叭后壳,还包括所述的耳机喇叭前壳,所述耳机喇叭后壳和所述耳机喇叭前壳扣合在一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发声单体的容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喇叭前壳及耳机,耳机喇叭前壳包括壳体和声网,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可拆卸安装有声网支架,所述声网安装在所述声网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喇叭前壳通过声网支架可以实现声网在壳体上的可拆卸连接,拆卸和连接过程简单易操作,进而可以便于对声网进行拆卸更换或清洗。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机喇叭前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机喇叭前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机喇叭前壳的壳体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9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板发光耳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保护的智能音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