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钉固定构造以及车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8470.7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哲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螺钉固定 拧入 本实用新型 车载装置 弹性片 开口部 一体地 松弛 延伸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获得一种难以产生螺钉松弛的螺钉固定构造。对于从主体(20)一体地延伸并具有供螺钉(3)拧入的第二开口部(21A)的弹性片(21)而言,从端部(21B)观察,端部(21C)向拧入螺钉(3)的方向(D)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部件安装于其他部件的螺钉固定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螺钉将部件安装于其他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中,螺钉与形成于金属板的凸缘的内螺纹螺合,从而将前表面壳体与背面壳体结合。金属板的凸缘为圆筒状的突起,通过翻边加工而形成。另外,内螺纹通过攻丝加工而形成于凸缘的内表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8513号公报
像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以往内螺纹是在即便拧入螺钉也不位移的面实施攻丝加工而形成的。然而,在这种现有的螺钉固定中,在螺钉固定后有时产生螺钉松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难以产生螺钉松弛的螺钉固定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螺钉固定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部件,其具有供螺钉插入的第一开口部;和弹性片,其是与第一部件进行螺钉固定的部件,具有主体和弹性片,上述主体具有与第一部件重叠的面,上述弹性片从主体的缘一体地延伸,并且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而供插入于第一开口部的螺钉拧入的第二开口部,对于弹性片而言,从与边缘连接的一个端部观察,另一个端部向拧入螺钉的方向突出。
另外,主体具有第三开口部,弹性片从主体的内周侧的边缘亦即第三开口部一体地延伸。
另外,上述螺钉固定构造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对弹性片向拧入螺钉的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制。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螺钉固定构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对于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第二开口部的弹性片而言,从与主体的边缘连接的一端部观察,另一端部向拧入螺钉的方向突出,因而难以产生螺钉松弛。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部件的俯视图。
图2A是第二部件的俯视图,图2B是第二部件的侧视图,图2C是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第一部件螺钉固定于第二部件时的样子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完成螺钉固定时的样子的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钉固定构造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B是将图5A中的部分P放大表示的图。
图6是具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钉固定构造的车载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螺钉,4…限制部,5…电子设备,10…主体,10A…第一开口部,20…主体,20A…第三开口部,21…弹性片,21A…第二开口部,21B…端部,21C…端部,21D…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钉固定构造的第一部件1的俯视图。第一部件1具有板状的主体10与第一开口部10A,该第一开口部10A形成于主体10,规定俯视观察时大致呈圆形的空间。主体10具有与后述的第二部件2重叠的面。第一部件1为金属制或树脂制。
图2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钉固定构造的第二部件2的俯视图。另外,图2B是第二部件2的侧视图。另外,图2C是第二部件2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8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