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8122.X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飞越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主体 本实用新型 螺栓底座 凹坑 通孔 冲压成型 环形凸条 螺栓螺母 安装孔 钣金件 紧固 松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底座,底座主体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底座主体中间设有凹坑;凹坑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外圈设有环形凸条;底座主体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紧固性能,减少了螺栓螺母松动的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栓底座。
背景技术
汽车部件连接固定时需要用到螺栓及螺母,通常固定时,螺栓这头都要加一个垫片来抑制螺栓松动,但是垫片大都为圆环体垫片或带有缺口的螺旋体垫环,圆环体垫片与带有缺口的螺旋体垫环都不能很好的提升螺栓与螺母的预紧力,长时间震动容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螺栓底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垫片无法很好的提升螺栓与螺母的预紧力及螺栓螺母容易松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底座,底座主体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底座主体中间设有凹坑;凹坑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外圈设有环形凸条;底座主体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底座主体至少设有两条环形凸条。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环形凸条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安装孔为沉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螺栓穿过底座主体的通孔与螺母连接,螺栓头部置于底座主体的凹坑中,当紧固螺栓与螺母时,螺栓头部挤压凹坑中的环形凸条,使之产生弹性形变,环形凸条也会对螺栓头施加反弹的力,能够提供螺栓与螺母很好的预紧力,防止螺栓与螺母拧的过紧产生过载现象,从而提高了紧固性能,减少了螺栓螺母松动的机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栓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
凹坑1,通孔2,环形凸条3,安装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栓底座的示意图。一种螺栓底座,底座主体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底座主体中间设有凹坑1;凹坑1中间设有通孔2;通孔2外圈设有环形凸条3;底座主体设有安装孔4;底座主体至少设有两条环形凸条3;环形凸条3为圆弧面;安装孔4为沉头孔,能够螺丝将螺栓底座固定在汽车部件上,使其不松动,从而减少螺栓螺母松动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螺栓穿过底座主体的通孔2与螺母连接,螺栓头部置于底座主体的凹坑1中,当紧固螺栓与螺母时,螺栓头部挤压凹坑1中的环形凸条3,使之产生弹性形变,环形凸条3也会对螺栓头施加反弹的力,能够提供螺栓与螺母很好的预紧力,防止螺栓与螺母拧的过紧产生过载现象,从而提高了紧固性能,减少了螺栓螺母松动的机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飞越车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飞越车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8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锁的圆螺母
- 下一篇:一种夹紧槽锁紧式防松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