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7520.X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崔波;张志明;黄登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罐 锅炉废水 集中排放 竖直隔板 水平隔板 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废水 底部侧壁 锅炉排放 排放 废气 无污染处理 侧壁顶部 废水集中 废水进口 内腔上部 内腔中部 热量回收 排放口 通气口 通水口 左侧壁 上端 竖直 下端 右部 废渣 分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罐,所述换热罐的左侧壁上部设有废水进口,所述换热罐的底部侧壁左侧设有废渣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底部侧壁右侧设有废水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侧壁顶部设有废气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内腔中部设有竖直隔板,所述换热罐的内腔上部设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右部竖直设有通气口,所述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水平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隔板的上部设有通水口,本实用新型可增加了对锅炉排放的废水中热量回收的效果,同时可对锅炉排放的废水中包含的残渣、废水以及废气进行分类集中排放,方便后续对锅炉废水进行无污染处理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蒸汽锅炉的水质,需对锅炉进行连续排污,排污水的温度跟锅炉的饱和水温度一样,排污约消耗总能量的1%。这个能量在大容量锅炉上是非常可观的。如果直接对此部分污水直接排放,第一造成热量的消耗,第二会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余热回收装置。而现有的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的技术中大多热交换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对于锅炉废水直接换热的方式给后续对废水的无污染处理排放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废水排放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罐,所述换热罐的左侧壁上部设有废水进口,所述换热罐的底部侧壁左侧设有废渣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底部侧壁右侧设有废水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侧壁顶部设有废气集中排放口,所述换热罐的内腔中部设有竖直隔板,所述换热罐的内腔上部设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右部竖直设有通气口,所述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水平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隔板的上部设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换热罐的内腔左部设有第一螺旋换热管,所述换热罐的左侧壁中部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罐的左侧壁下部设有第一换热介质进口,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进口连接,所述换热罐的内腔右部设有第二螺旋换热管,所述换热罐的右侧壁上部设有第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罐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第二换热介质进口,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口连接,所述换热罐的内腔上部设有第三螺旋换热管,所述换热罐的顶部侧壁右侧设有第三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罐的顶部侧壁右侧且在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下方设有第三换热介质进口,所述第三螺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第三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介质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罐的内侧壁设有保温夹层。
优选的,所述废水进口、废渣集中排放口和废水集中排放口上分别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竖直隔板的侧壁下部对称设有下导流块,所述下导流块上均设有下导流弧形凹槽,所述水平隔板的端面上设有上导流块,所述上导流块的端面上设有上导流弧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和第三螺旋换热管的内外侧壁上分别均匀设有导热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未经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7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改性的高效热回收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