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挤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87451.2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引流管 夹杆 挤管 施力 本实用新型 铰接位置 面积和 铰接 疏通 堵塞 血液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挤管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延伸出一挤压部,所述两个挤压部用于配合挤压引流管。其优点在于:通过挤压部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实现快速挤压引流管,疏通引流管内堵塞的血液,节省了挤压引流管所需的人力和时间;通过挤压部来挤压引流管,施力面积和施力大小保持不变,使挤压效果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挤管器。
背景技术
病人在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后均会留置引流管引流血液。在实际治疗中,单单依靠负压引流并不足够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堵塞将会造成血液淤积在胸腔,可能有心包填塞等危急状况出现。因此对引流管进行挤管是胸外科术后护理的必要步骤。现有的挤管方式是手工挤管,即医护人员用双手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以此来保证引流管的畅通。这种挤管方式耗时耗力,大幅占用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且手工挤管时施力大小和施力面积不断变化,挤压效果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力均匀、挤管快速的引流管挤管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挤管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延伸出一挤压部,所述两个挤压部用于配合挤压引流管。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挤压部套设有滚动圈,所述滚动圈与挤压部旋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两端设有用于对滚动圈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部。
优选地,另设有弹性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
优选地,另设有卡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用于调节两个挤压部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在铰接位置沿远离挤压部的方向延伸出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挤管器,其优点在于,通过挤压部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实现快速挤压引流管,疏通引流管内堵塞的血液,节省了挤压引流管所需的人力和时间。通过挤压部来挤压引流管,施力面积和施力大小保持不变,使挤压效果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引流管挤管器挤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引流管挤管器挤压部带滚动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引流管挤管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引流管挤管器带手持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夹杆、2-第二夹杆、3-挤压部、4-滚动圈、5-限位部、6-弹性连接件、7-卡位部、8-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挤管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延伸出一挤压部3,两个挤压部3用于配合挤压引流管。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的长度相等,均设有挤压部3,挤压部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原延伸方向,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呈L型。L型的夹杆结构使挤压部3在挤压引流管时,夹杆的运动不会受到引流管的干涉。挤压部3的位置相互对应。当铰接的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贴近时,挤压部3相互贴近挤压引流管,通过旋转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调节挤压部3之间的间距。相互贴近的挤压部3挤压引流管,相较于使用双手挤压引流管,大大提高了挤压的速度和效率;且挤压过程中施力面积保持不变,挤压的效果相较于双手挤压更为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7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