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及发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981.1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卡尔玛智能暖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2 | 分类号: | H05B3/22;H05B3/02;C09K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吴芳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层 电发热线 隔热层 蓄热层 发热模块 蓄热型 发热系统 排线槽 基槽 本实用新型 发热量 安装方式 层叠设置 发热地板 一体结构 传统的 上表面 卡置 铺装 出厂 存储 覆盖 | ||
1.一种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1)、导热层(3)、电发热线(4)及蓄热层(2),所述隔热层(1)上表面设有基槽(11),所述导热层(3)设置在所述隔热层(1)的上方,且所述导热层(3)在与所述基槽(11)对应的位置设有排线槽(31),所述排线槽(31)容置于所述基槽(11)中,所述电发热线(4)卡置在所述排线槽(31)中,所述蓄热层(2)设置在导热层(3)上方并覆盖所述电发热线(4);
所述隔热层(1)、导热层(3)、蓄热层(2)层叠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电发热线(4)与隔热层(1)、蓄热层(2)、导热层(3)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2)为具有蓄热孔隙结构的层状,或者,所述蓄热层(2)涂覆在所述导热层(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槽(31)往复排布在导热层(3)上,所述排线槽(31)的两端出线口(32)设置在导热层(3)的同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型电发热模块为矩形,所述出线口(32)设置在导热层(3)较短的侧边,且两个出线口(32)之间的距离等于往复排布的第一条排线槽(31)与最后一条排线槽(3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为铺设在蓄热层(2)上的金属板或金属箔,或者为涂在所述的蓄热层(2)上表面的导热膜,所述的导热膜由碳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线(4)为碳纤维发热线,所述电发热线(4)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源线(51)与火线、零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线(4)通过电源线接头(52)与电源线(51)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头(52)容置于所述排线槽(31)中,与所述电发热线(4)两端连接的电源线(51)分别从所述排线槽(31)的两端引出。
8.一种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源线(51)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热型电发热模块,所述蓄热型电发热模块的大小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型电发热模块为矩形结构,多个蓄热型电发热模块拼接,各个蓄热型电发热模块的电发热线(4)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源线(51)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型电发热模块上表面铺设有地板或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卡尔玛智能暖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卡尔玛智能暖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49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信双模室内覆盖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充电无线测温的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