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3588.0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王雪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石墨烯 金纳米棒 本实用新型 光纤 增敏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传感灵敏度 等离子体波 化学稳定性 检测灵敏度 生物相容性 等离激元 电荷转移 金膜表面 生物传感 食品安全 实时监测 应用物理 耦合效应 等离体 化学量 灵敏度 生物量 金膜 测量 医疗 | ||
1.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模侧边抛磨光纤,在单模光纤侧边抛磨的抛磨面上,由内到外依次为40~60nm厚的金膜、0.1~1nm厚的氧化石墨烯膜和金纳米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膜表面通过共价键结合方法来固定氧化石墨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棒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固定在氧化石墨烯膜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侧边抛磨光纤,抛磨面长度为0.5~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膜厚度为50nm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为0.5nm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棒的直径为20~40nm,长径比为2.5~10。
8.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形成的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多模光纤为光路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其输入端连接光谱为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光源,其输出端连接宽带光谱仪,宽带光谱仪通过数据接口连接到外部计算机,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置于待检测的生物分子溶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35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