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导电材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3120.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守武;沈文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17/00;C25D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沉积 机械搅拌装置 主反应装置 空心筒状结构 导电材料 导电粉末 粉末表面 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隔板 表面多孔 尺寸要求 电解槽 电解液 对电极 电极 内置 曲度 优化 | ||
一种在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导电材料的装置,包括:带有电解液的电解槽,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电沉积主反应装置和机械搅拌装置,机械搅拌装置设置于电沉积主反应装置的内部;电沉积主反应装置包括:与机械搅拌装置相连的电沉积电极和对电极;电沉积电极为表面多孔的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该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内置不锈钢隔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曲度导电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处理,并可满足不同尺寸要求,实现优化导电粉末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沉积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在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导电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粉末颗粒的高曲度表面难以均匀电沉积材料,所以均匀地在粉末状物质的表面电沉积材料一直为业内的一项挑战。此外,本项技术发展滞后,制约了电沉积技术在优化导电粉末性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在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导电材料的装置,能够实现高曲度导电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电解液的电解槽,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电沉积主反应装置和机械搅拌装置,其中:机械搅拌装置设置于电沉积主反应装置的内部。
所述的电沉积主反应装置包括:与机械搅拌装置相连的电沉积电极和对电极。
所述的电沉积电极为表面多孔的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该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内置不锈钢隔板以提高电沉积反应效率,该电极的表面设有隔膜。
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与动力装置通过链轮相连。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高曲度导电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处理,并可满足不同尺寸要求,实现优化导电粉末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沉积电极侧视图;
图中:电沉积主反应装置1、隔膜2、机械搅拌装置3、动力装置4、电解液5、电解槽6、对电极7、电沉积电极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带有电解液5的电解槽6,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电沉积主反应装置1和机械搅拌装置3,其中:机械搅拌装置3设置于电沉积主反应装置1的内部。
所述的电解液5为0.4mol L-1苯胺和0.003mol L-1硫酸的混合溶液。
所述的电沉积主反应装置1包括:电沉积电极8和对电极7,其中:电沉积电极8为阳极且与机械搅拌装置3相连,对电极7为阴极。
所述的对电极7为石墨电极。
所述的电沉积电极8为表面多孔的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该不锈钢空心筒状结构内置不锈钢隔板以提高电沉积反应效率,该电极的表面设有隔膜2。
所述的隔膜2为离子渗透膜,不传导电子。
所述的粉末设置于电沉积电极8的内部,该粉末为钴酸锂。
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3与设置于电解槽6外的动力装置4通过链轮相连。
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3为设置于转轴上的至少两组螺旋桨叶片组,每组包含三至四片螺旋桨叶片。
上述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工作,由动力装置4提供2V电压使机械搅拌装置3的速度保持在120n min-1下10min,钴酸锂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聚苯胺导电材料,得到贮氢合金粉末。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3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泳涂装用毛坯用间距可调节挂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薄膜电镀的新型极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