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2814.3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艳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本实用新型 打捞 煤矿井下 钻具 可拆卸的 排渣效率 同轴布置 排渣 施工 钻孔 成功率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包括多个钻杆B,每相邻两个钻杆B之间均设有钻杆A,钻杆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的钻杆B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钻杆B的横截面和钻杆A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且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排渣效率高、排渣效果好、提升打捞成功率、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
背景技术
受煤层条件复杂或钻具质量影响,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卡钻、抱钻或断钻等孔内事故,为降低经济损失,施工方往往会采用常规外平打捞钻杆和打捞公锥或母锥进行打捞处理。但是在事故打捞处理过程中,在遇到易垮塌煤层或地层等复杂条件时,所用打捞钻具排渣效果较差,实际施工送钻难度大,排渣效率低,有时还会因孔内复杂情况出现打捞钻杆抱死或断裂,造成二次孔内事故,进一步增加了事故处理难度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排渣效率高、排渣效果好、提升打捞成功率、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包括多个钻杆B,每相邻两个所述钻杆B之间均设有钻杆A,所述钻杆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的所述钻杆B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钻杆B和所述钻杆A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钻杆A和钻杆B相互连接增长,适用不同的打捞深度,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横截面和所述钻杆A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钻杆B的横截面和所述钻杆A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可选取圆形等多种形状,其中棱柱形的钻杆A 和钻杆B的棱边提高排渣效果,提升排渣效率,提升打捞成功率,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所述钻杆B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接头,所述钻杆A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所述钻杆B的连接接头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连接强度高,稳定可靠,防止钻杆B、钻杆A在打捞过程中断裂。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中心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接头上具有外螺纹,所述钻杆A的中心孔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钻杆B的两端和钻杆A的两端螺纹连接,钻杆A的管径能根据需要进行增大设计,使的钻杆A的中心孔的两端开设有外螺纹处的管壁壁厚增大,保证螺纹连接的强度,防止组合好的钻杆在钻杆A和钻杆B的连接处断裂。
进一步,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均为锥管螺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连接的密封性,防止井内岩屑等渣滓进入钻杆A和钻杆B,保证排渣效果。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A。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形的凹槽A使下入钻杆A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螺旋形的叶片A。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是螺旋形的叶片A使下入钻杆A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艳,未经杨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2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