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2083.2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州;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1N33/54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本实用新型 参考通道 传感通道 光纤 共振 氧化石墨烯薄膜 产生不利影响 传感器灵敏度 非特异性吸附 波长移动量 检测灵敏度 金纳米粒子 温度不敏感 液体折射率 独特优势 固定效率 空白对照 生物传感 温度波动 有效解决 耦合效应 金属膜 检测 传感 金膜 抗体 吸附 异性 测量 | ||
1.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通道和传感通道,参考通道和检测通道通过多模光纤连接,其中:
参考通道包括第一光子晶体光纤,第一光子晶体光纤两端分别熔接多模光纤,第一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银膜;参考通道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由非特异性吸附引起的波长移动量;
传感通道包括第二光子晶体光纤,第二光子晶体光纤的两端分别熔接多模光纤,第二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金膜,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薄膜上固化有对生物分子或化学成分具有选择性吸收的抗体膜层,对应于抗体的抗原被金纳米粒子固定,检测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结合,使得表面固定有抗原的金纳米粒子固定在抗体薄膜上,金膜与金纳米粒子之间产生耦合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通道的第一光子晶体光纤和传感通道的第二光子晶体光纤的长度为0.5~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通道的第一光子晶体表面镀银膜,银膜厚度为40~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通道的第二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金膜,金膜厚度为40~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通道的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金膜表面通过共价键结合方法来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利用氧化石墨烯薄膜来提高抗体的固定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通道的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0.2~0.6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通道的金纳米粒子的直径为10~50nm。
8.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形成的双通道光纤SPR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多模光纤为光路的双通道光纤SPR传感器、宽带光源和光谱仪,双通道光纤SPR传感器输入端通过多模光纤光路将宽带光源发出的光传输至双通道光纤SPR传感器,双通道光纤SPR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光谱仪,光谱仪通过数据接口连接到计算机,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置于待检测生物分子的溶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通道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形成的双通道光纤SPR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通道光纤SPR传感系统置于密闭的管状待检测容器中,待检测容器两端设置有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的管状待检测容器带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支撑管状待检测容器并置于固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2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测油仪
- 下一篇: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棒增敏的光纤SPR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