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骨钉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0032.6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园园;梁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骨钉 右钳体 左钳体 夹持装置 胸骨 本实用新型 尾部设置 夹持 钳体 人员操作 人员需求 转轴铰接 右手柄 左手柄 并发症 转轴 松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骨钉夹持装置,包括钳体组,钳体组由右钳体和左钳体组成,右钳体与左钳体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右钳体尾部设置有右手柄环,左钳体尾部设置有左手柄环,所述转轴上方的右钳体与左钳体之间设置有加持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临床人员操作使用,夹持胸骨钉牢固,能够夹持各种类型的胸骨钉,有效的减少了胸骨松动、胸骨哆开等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与临床人员需求的胸骨钉夹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骨钉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是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常用的手术途径,目前国内外均采用钢丝线缝合法进行胸骨手术的闭合,将手术劈开的胸骨合拢后用钢针穿钢丝线逐针缝合,其缺点是胸骨穿线缝合时成年人骨质较硬,缝合较困难,费时且并发症较多,此外由于咳嗽,使用呼吸机呼吸或人工吸痰等使胸廓冲动强力牵拉胸骨而发生钢丝切割胸骨或钢丝结节松扣,轻者钢丝固定不稳,胸骨劈开面互相摩擦引起剧痛而影响呼吸功能。重者甚至发生胸骨哆开和纵隔障炎。为解决以上胸骨手术缝合的困难,临床上一般采用的胸骨针缝合法进行胸骨手术的闭合。
在临床上进行胸腔关闭手术时,需要使用胸骨钉夹持钳夹持着胸骨钉,以此来确保胸腔关闭手术的进行;由于不同人胸骨存在差异、人体胸骨部位之间存在差异,为了保证胸腔关闭手术的最大治疗效果,胸骨钉往往采用多种型号;但是由于胸骨钉型号不同、直径大小不同,一般临床上使用的胸骨钉夹持钳型号单一,且胸骨钉夹持钳只有一个夹持槽,难以满足各种型号胸骨钉的牢固夹持,从而加大胸骨关闭手术的难度,甚至导致胸骨钉脱落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危险。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临床人员操作使用,夹持胸骨钉牢固,能够夹持各种类型的胸骨钉,有效的减少了胸骨松动、胸骨哆开等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与临床人员需求的胸骨钉夹持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临床人员操作使用,夹持胸骨钉牢固,能够夹持各种类型的胸骨钉,有效的减少了胸骨松动、胸骨哆开等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与临床人员需求的胸骨钉夹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骨钉夹持装置,包括钳体组,钳体组由右钳体和左钳体组成,右钳体与左钳体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右钳体尾部设置有右手柄环,左钳体尾部设置有左手柄环,所述转轴上方的右钳体与左钳体之间设置有夹持器。
所述的夹持器包括右钳体与左钳体之间开设的第一钳槽、第二钳槽以及第三钳槽,所述的第一钳槽采用由开设在右钳体内侧的右圆弧凹面和相应开设在左钳体内侧的左圆弧凹面组成的圆形槽状结构,第二钳槽和第三钳槽均采用与第一钳槽相对应的圆形槽状结构,第二钳槽最大直径不小于第一钳槽最大直径,第三钳槽最大直径不小于第二钳槽最大直径。
所述的第一钳槽位于转轴上方, 第二钳槽位于第一钳槽与转轴之间,第三钳槽位于第二钳槽与转轴之间,第一钳槽、第二钳槽以及第三钳槽位于转轴所在的竖直轴线上。
所述的第一钳槽、第二钳槽以及第三钳槽内表面均分别设置有的防滑层,防滑层均分别与第一钳槽、第二钳槽以及第三钳槽为一体结构,防滑层由多组等距离纵横交错的凸起波纹组成。
所述的右钳体与左钳体顶部为圆弧结构,转轴位于右钳体与左钳体中上部,左手柄环与右手柄环均采用圆环结构,左手柄环与左钳体为一体结构,右手柄环与右钳体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儿童医院,未经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0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折复位及维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