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9085.6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程银行;王晓丽;魏爱生;孙鹏程;张起维;唐伟耀;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80;E04B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发泡结构 真空绝热板 外挂板 本实用新型 气密结构 连接件 零能耗 铺设 保温 上部连接件 下部连接件 隔热效果 室内 阻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包括:包裹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包裹外挂板的下部连接件的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以及铺设于所述外挂板上位于室内的一侧的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对应覆设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真空绝热板的铺设连续不间断,因有聚氨酯发泡结构包裹住了连接件,而不会产生连接件阻挡真空绝热板铺设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真空绝热板的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零能耗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
背景技术
净零能耗建筑是从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面,通过整合高效节能策略,从而实现降低能耗,并且能利用外部可再生能源系统,来达到弥补被消耗掉能源的目的。
现有的施工工艺中有被动式房屋,又叫被动式节能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建筑不主动引进外界能源,最大限度地依靠设计与技术降低能耗。
在一定程度上净零能耗建筑和被动式房屋的节能理念是一致的,即都是要降低建筑自身能源散失,提高建筑的气密性,但是净零能耗建筑的气密性要求高于被动式房屋,现有的被动式房屋在建筑节点的保温气密结构处的做法是设置隔热结构来阻隔建筑节点处的冷热桥,但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或其他金属连接件连接节点处,现有的阻隔方法无法满足净零能耗建筑的要求,仍存在气密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解决现有的连接节点处气密性差无法满足净零能耗建筑要求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包括:
包裹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
包裹外挂板的下部连接件的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以及
铺设于所述外挂板上位于室内的一侧的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对应覆设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在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处施工包裹对应连接件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更好地阻断了建筑内外的热交换,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保温气密性,能够满足净零能耗建筑的气密性要求。且真空绝热板铺设在外挂板的内侧,并覆盖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真空绝热板的铺设连续不间断,因有聚氨酯发泡结构包裹住了连接件,而不会产生连接件阻挡真空绝热板铺设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真空绝热板的隔热效果,还使得真空绝热板的铺设作业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部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龙骨体系和围设于所述龙骨体系侧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上部连接件处的叠合梁和外挂板围合形成一内部容置所述龙骨体系和所述上部连接件的围合空间,所述围合空间内满填有聚氨酯发泡剂从而形成包裹上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形成于所述下部连接件处对应的建筑楼板的预留槽内,所述预留槽内还填充有位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之上的加气块,所述加气块之上施工有找平层。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真空绝热板上覆设有防水隔汽膜。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隔汽膜上施工有抗裂砂浆保护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上部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9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设备
- 下一篇: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