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7530.5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郝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杨秉一 |
地址: | 03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射管体 进风管路 传感器开关 上隅角瓦斯 瓦斯传感器 稀释 本实用新型 连接支架 喷射接头 信号线缆 引射器 抽排 压风 连通 回采工作面 方向一致 回风顺槽 浓度控制 喷射方向 瓦斯抽排 压风管路 一端设置 柱形结构 锥形结构 出风端 电连接 出风 井下 积聚 瓦斯 封闭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包括:连接支架、引射管体、进风管路、信号线缆、瓦斯传感器和传感器开关,连接支架设置在引射管体外侧,引射管体的出风端朝向回采工作面的回风顺槽;进风管路的一端与引射管体封闭连通,且进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喷射接头,进风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传感器开关和井下压风管路连通;传感器开关通过信号线缆与瓦斯传感器电连接,通过瓦斯传感器检测瓦斯浓度控制传感器开关;引射管体的两端为锥形结构,中部为柱形结构,所述进风管路设置在引射管体的中部,且喷射接头的喷射方向与引射管体的出风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隅角瓦斯容易积聚的问题,提高了瓦斯抽排稀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的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
背景技术
低瓦斯矿井的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低于5m³/min,回采工作面回风流的瓦斯浓度较低,通常不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但是,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若不及时处理,达到一定浓度时有瓦斯爆炸危险,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现有技术中若采用压风管供风直接冲刷上隅角瓦斯,会造成局部风流紊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瓦斯矿井的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容易积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包括:连接支架、引射管体、进风管路、信号线缆、瓦斯传感器和传感器开关,连接支架设置在引射管体外侧,引射管体的出风端朝向回采工作面的回风顺槽;进风管路的一端与引射管体封闭连通,且进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喷射接头,进风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传感器开关和井下压风管路连通;传感器开关通过信号线缆与瓦斯传感器电连接,通过瓦斯传感器检测瓦斯浓度控制传感器开关;
引射管体的两端为锥形结构,中部为柱形结构,所述进风管路设置在引射管体的中部,且喷射接头的喷射方向与引射管体的出风方向一致;
传感器开关打开,井下压风管路向引射管体内供风,带动引射管体内的气流流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的瓦斯。
优选的是,所述引射管体的进风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端的横截面积,且引射管体的进风端的长度小于出风端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喷射接头的位置靠近所述引射管体的进风端。
优选的是,所述引射管体的两端分别与中部螺纹连接,并在连接口处均设置有垫圈。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至少三个吊挂环和连接架体,三个吊挂环分别设置在引射管体的两端和中部,并位于引射管体的一侧;连接架体设置在引射管体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抽排稀释上隅角瓦斯的压风引射器,通过瓦斯传感器检测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安全值时,传感器开关打开,井下压风管路通过进风管路向引射管体内供风;供风时,引射管体内的压强降低,引射管体外的瓦斯被吸入至引射管体内,随着引射管体的风流排出;瓦斯浓度降到安全值后,传感器开关关闭,井下压风管路停止供风;如此自动进行上隅角瓦斯的抽排稀释。连接支架的设置便于引射管体的对外连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引射管体的结构设计和进风管路内的喷射接头的结构设计,均起到加快引射管体内部的气体流速,加快引射管体外的瓦斯抽排稀释,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矿井下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7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