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6830.1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王志远;王立彬;端茂军;黄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梁 角形扣件 竹板 底面 锚固 胶粘剂 竹材加固 侧面 粘贴 本实用新型 竹材 底部翼缘 角部位置 紧密粘结 抗弯能力 离散间隔 形成构件 锚栓 翼缘 相交 脱离 | ||
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包括木梁、竹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共同组成,竹板使用胶粘剂紧密粘结于木梁的底面,角形扣件沿着木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木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角部位置,角形扣件的底部翼缘固定于竹板的底面,角形扣件的侧面翼缘固定于木梁的侧面,形成构件整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形扣件对加固竹板多重锚固,有效防止竹板与木梁脱离,提高木梁的抗弯能力,充分发挥竹材抗拉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木梁受弯构件,尤其是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属于土木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木材作为一种永恒的建材,古老而又现代,中国是最早应用木结构的国家之一,木材的受压和受弯性能好,木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随着国外部分木结构生产、经营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新工艺和新的设计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木结构建筑行业的发,木材受弯构件在潮湿环境下、荷载长期作用下常常会出现承载力下降、挠度增大等问题。
现有木梁加固方法常见的有加铁箍加固、下撑式钢拉杆加固、夹接托接方法加固、纤维布加固等。加铁箍加固木梁,铁件容易锈蚀;下撑式钢拉杆加固木梁只适合截面小、承载力不足或者挠度过大的梁,并且只有在材质较完好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拉杆的固定牢靠;夹接托接方法对构件的外观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对外貌有严格要求的建筑木梁;纤维布加固中只能使用粘结胶,在荷载和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存在耐久性问题,且纤维布加固一般不能补强构件的刚度。
当前利用竹材加固木梁的方法已经开始出现在建筑领域,如中国专利“201610463533.2”号,公开了一种复合加固木梁的方法,通过在木梁的底部粘贴纤维布、设置垫层、粘贴竹板、旋进圆形销栓,实现对木梁的复合加固,纤维布强度高,贴合度高,变形协调性好,但其销栓设置对木梁底部产生一定的损伤,且纤维布造价高。再如中国专利“201010278519.8”号,公开了一种加固木梁的方法,在木梁受拉面涂抹底胶,然后用结构胶将至少一层竹片粘贴在木梁受拉面,并压实保证竹片、结构胶和木梁结合紧密,该方法加固材料完全依靠胶粘剂胶结,终将产生竹片的剥离破坏,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主要应用于加固木梁,本实用新型使用胶粘剂将竹板粘贴于木梁底部,对木梁抗弯加固,角形扣件沿着木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木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角部位置,辅以锚栓锚固措施,角形扣件实现对抗弯加固的竹板的锚固,可有效防止抗弯加固材料与木梁的剥离,实现突出的加固效果,角形扣件锚固结构构造简单、易于操作。在实施方法上,化整为零,角形扣件依次安装实现对抗弯竹板的锚固,施工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包括木梁、竹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竹板位于木梁底部,竹板平面尺寸小于等于木梁底面尺寸,竹板使用胶粘剂紧密粘结于木梁的底面,角形扣件由底部翼缘和侧面翼缘相互垂直组成,角形扣件沿着木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木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角部位置,角形扣件的底部翼缘固定于竹板的底面,角形扣件的侧面翼缘固定于木梁的侧面,角形扣件与竹板及木梁的接触面涂抹有胶粘剂而相互粘结,角形扣件与木梁的侧面采用锚栓穿过角形扣件的穿孔实现附加固定锚固,形成构件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贴锚固竹材加固木梁结构,竹板粘贴在木梁底部,充分发挥其强度高、刚度大、相容性好的优点;角形扣件刚度大、结构构造简单,通过胶粘剂和锚栓固定在加固木梁角部有效保证加固竹板与木梁的整体性,有效防止加固竹板剥离,充分发挥加固竹板的材料强度,保障竹板对木梁的加固效果。
所述的竹板采用竹材层积材、竹材胶合板、竹材集成材或重组竹材中的一种,其厚度为 5mm~50mm。
所述的角形扣件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竹材、木材中的一种,其厚度为5~30mm,其在木梁的两端宜各布置1对。
所述的锚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竹材、木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6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钢板圈损伤加固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