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3928.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4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平;刘兴;束海涛;王少云;汤一峰;徐文龙;黄海波;朱瑞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岱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2B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预器 垃圾焚烧余热 引风机 连通 进气口 汽机 饱和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 垃圾焚烧炉 抽汽系统 管道连通 空气通过 垃圾储坑 燃烧阶段 燃烧效率 热水入口 循环利用 依次连通 蒸汽出口 蒸汽入口 出气口 闪蒸罐 热源 预热 配比 配风 燃尽 点燃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引风机(1)、一级空预器(2)和二级空预器(3),所述引风机(1)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垃圾储坑上方的出气口,所述二级空预器(3)的蒸汽入口连通汽机的抽汽系统和闪蒸罐(5)的蒸汽出口,所述二级空预器(3)的饱和水出口连通一级空预器(2)的热水入口。经过三级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管路配比,分成15%,70%,15%分别进入干燥点燃阶段、燃烧阶段、燃尽阶段进行配风。提高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同时热源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焚烧。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填埋和堆肥相比,垃圾焚烧更节约土地,不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建设用地指标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对于中东部人口稠密、用地紧张、垃圾围城的大中型城市来讲,垃圾焚烧逐渐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目前,国内的垃圾焚烧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了燃烧不均匀,燃烧温度控制不好,二噁英的产生等诸多问题,故众多厂家在提高送风温度上做文章,利用垃圾焚烧锅炉中的高温高压高品质蒸汽去加热空气,将空气加热至250℃送至炉排,燃烧不合理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但是能源浪费的问题暴露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引风机、一级空预器和二级空预器,所述引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垃圾储坑上方的出气口,所述二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连通汽机的抽汽系统和闪蒸罐的蒸汽出口,所述二级空预器的饱和水出口连通一级空预器的热水入口。
利用来自汽机的1.3MPa的291℃的蒸汽作为二级空预器的热源从二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进入,换热后从一级空预器的热水入口进入一级空预器,作为一级空预器的热源,利用了汽机抽汽的余热,实现节能目的。
优选的,所述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三级空预器,所述三级空预器的空气入口连通二级空预器的空气出口,所述三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连通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筒,所述三级空预器的饱和水出口连通闪蒸罐;
所述闪蒸罐的蒸汽出口连通二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所述闪蒸罐的出水口连通一级空预器的热水入口。
优选的,所述闪蒸罐的蒸汽出口连通汽机的抽汽系统与二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闪蒸罐的出水口连通二级空预器的饱和水出口与一级空预器的热水入口之间的连通管道。
锅筒来的4.4MPa的抽汽通过三级预热器的蒸汽入口进入三级空预器换热,换热后变成4.0MPa的饱和水从三级空预器的饱和水出口出来进入闪蒸罐,通过闪蒸罐5闪蒸,分离出1.3MPa的饱和蒸汽和饱和水,饱和蒸汽与来自汽机的1.3MPa的291℃的蒸汽混合,通过二级空预器的蒸汽入口进入二级空预器,作为二级空预器的热源,换热后的蒸汽变成1.3MPa的饱和水与从闪蒸罐出来的饱和水混合,通过一级空预器的热水入口进入一级空预器,作为一级空预器的热源。同时利用原锅炉的余热和汽机抽汽的余热,对两路蒸汽进行梯级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其显热和潜热。
优选的,所述三级空预器的空气出口分别连通炉排的干燥点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更优选的,所述干燥点燃阶段、燃烧阶段、燃尽阶段的风量占比分别为15%、7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岱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岱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3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