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测试小型蛾类昆虫嗅觉行为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3705.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伟;陈秀琳;姜鸣;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M1/04;A01M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716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气管 出气端 活性炭过滤柱 本实用新型 气体流量计 微型空气泵 昆虫嗅觉 水过滤 测试 三通 白炽灯 差异影响 工作效率 光线明暗 气味刺激 气味物质 行为测试 行为反应 行为选择 冷光源 取向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测试小型蛾类昆虫嗅觉行为的装置,它包含位于微型空气泵(1),该微型空气泵(1)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活性炭过滤柱(3)对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柱(3)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气体流量计(4)对接,该气体流量计(4)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水过滤柱(6)对接,所述水过滤柱(6)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三通(18)对接,该三通(18)的另外两端通过导气管行为测试装置对接。本实用新型一次可同时测试20‑30头试虫对待测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冷光源白炽灯使活动室内的试虫在各个方向上感受的关照强度一直,可有效避免因光线明暗的差异影响试虫的运动取向,从而影响试虫对不同气味刺激做出行为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生物实验设备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测试小型蛾类昆虫嗅觉行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灵敏的嗅觉感受器官,借助嗅觉系统昆虫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特异性地识别某些挥发性的信息化学物质。昆虫的诸多行为如求偶交配、寄主定位、产卵场所选择、逃避天敌捕食、聚集、迁移等均受到气味物质的诱导和调控。人们根据这一理论,对气味物质如何调控昆虫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期望将具有引诱或趋避作用的气味物质应用于害虫的无公害治理中。
鳞翅目害虫是目前利用性诱剂和植物源引诱剂进行无公害治理最为成功的昆虫类群。鳞翅目昆虫的性诱剂仅能引诱雄虫,对雌虫没有引诱活性,加之大多数鳞翅目昆虫具有多次交配的习性,在性诱剂防治的雄虫种群数量极地的农田或果园中,雌虫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交配率,导致性诱剂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为了能够诱集雌虫,研究者期望能够在害虫的最嗜寄主植物中筛选到能够引诱雌虫的气味物质,通过寄主植物挥发物和性信息素的联合作用后能够对雄虫和雌虫均具有引诱活性。目前,筛选对雌虫具有引诱活性的寄主植物挥发物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鳞翅目小型蛾类害虫嗅觉行为的生物测试中,目前主要借助“Y”型嗅觉仪进行,“Y”型嗅觉仪每次仅能测试1头试虫,由于工作效率较低,测试量较大,要求试虫在10min之内做出选择,加之气泵等外部实验设备噪音的干扰,导致试虫的选择率较低。此外,试虫对对照管和气味管的运动取向选择的偶然性较大,结果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鳞翅目小型蛾类昆虫的嗅觉行为而提供的一种新型测试小型蛾类昆虫嗅觉行为的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位于微型空气泵1,该微型空气泵1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活性炭过滤柱3对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柱3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气体流量计4对接,该气体流量计4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水过滤柱6对接,所述水过滤柱6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三通18对接,该三通18的另外两端通过导气管行为测试装置对接,所述的行为测试装置包含第一气味源诱集室8和第二气味源诱集室20以及试虫活动室9,所述第一气味源诱集室8与第二气味源诱集室20对称设置在试虫活动室9的端部,所述第一气味源诱集室8通过第一喇叭形连接管10与试虫活动室9对接,所述第二气味源诱集室20通过第二喇叭形连接管19与试虫活动室9对接,所述试虫活动室9与第一气味源诱集室8和第二气味源诱集室20相对一端的端部设置有试虫释放口12;
所述的微型空气泵1、活性炭过滤柱3、气体流量计4、水过滤柱6和三通18以及行为测试装置均设置在光照控制室支架14内,所述的光照控制室支架14整体为由条形型材相互拼接所构成的一个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光照控制室支架14上罩扣有一层遮光黑布17。
所述气体流量计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套接配合的气体流量计支架5。
所述试虫活动室9的底部设置活动室支架13,该活动室支架13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中部开设有一个供试虫活动室9间隙插入的凹槽。
所述光照控制室支架14的内壁上安装有冷光源白炽15和定时控制开关16。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3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