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盾构隧道工作井洞门的连续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2248.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元平;黄东;邓尚瑛;黄云;吕俊学;王涛;陆国荣;杨森顺;邓胜强;周兆环;林荣团;卢达;宋伟;唐武;马智慧;吴勇;蓝杰;王鸣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元平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9/08;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筋材 盾构隧道 连续墙 工作井 洞门 本实用新型 施工安全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盾构机 可脱离 搭接 紧固 抗剪 钢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盾构隧道工作井洞门的连续墙,包括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及第三墙面,所述第二墙面处于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三墙面之间,所述第二墙面采用高抗拉强度、低抗剪强度的第一筋材制成,所述第一墙面及所述第三墙面采用由普通钢筋形成的第二筋材制成,所述第一筋材与所述第二筋材搭接紧固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连续墙的第二墙面的设置,使得在盾构隧道时可脱离开人力凿墙的动作,而由盾构机直接完成,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工作井洞门的连续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建设或修建水下隧道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交通、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的影响,多选择技术先进的盾构法等非开挖工法。
对于盾构隧道,原有常规的进出洞方法为:洞门范围连续墙的结构配筋采用普通钢筋,盾构机在进、出洞之前,为了防止产生过大震动,影响施工安全,需人工凿除洞门范围连续墙结构,切除普通钢筋,该方法的弊端主要有:
1、在进洞时,为了减少对始发工作井的洞门背面的地层的扰动,需采用人工方法凿除洞门范围连续墙结构,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费时,人工成本高;
2、需提前对洞门背后软弱地层或渗透性强的地层进行地基加固或止水,当加固范围存在密集管线特别是大型管涵时,加固施工难以实施,加固及止水效果不理想;
3、盾构机刀盘抵达接收工作井的洞门前需要提前凿除洞门范围连续墙结构,造成隧道洞门范围掌子面一段时间内临空而支护缺失,在水土压力作用下,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层或地基加固效果差时,可能引起涌水涌泥甚至坍塌,存在极大的风险。
上述论述表明,目前常规的洞门范围连续墙结构及进出洞方法存在施工难度大、工期长、不环保、经济性差、安全风险大等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工作井洞门的连续墙,该连续墙能够使得在盾构隧道时,脱离开人力凿墙的动作,而由盾构机直接完成,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施工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连续墙包括:
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及第三墙面;
所述第二墙面处于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三墙面之间,所述第二墙面采用高抗拉强度、低抗剪强度的第一筋材制成,所述第一墙面及所述第三墙面采用由普通钢筋形成的第二筋材制成,所述第一筋材与所述第二筋材搭接紧固在一起。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筋材为玻璃纤维钢筋。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墙面及所述第三墙面均为双层结构,每层结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第一加强筋。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墙面及所述第三墙面均包括表层结构及内层结构,所述表层结构包括间隔布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一筋条及第二筋条,所述内层结构包括间隔布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三筋条及第四筋条。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表层结构还包括多根连接在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之间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倾斜布置;所述内层结构还包括多根连接在所述第三筋条与所述第四筋条之间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倾斜布置。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加强筋交叉布置。
作为所述连续墙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墙面为双层结构,每层结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第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元平,未经宋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2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