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70507.3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洪;王长林;沈超;张伟林;彭刚;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刚煤矿 |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 地址: | 63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楔形缺口 充填体 本实用新型 沿空留巷 矸石 喷射混凝土 采煤巷道 支护结构 矸石充填 楔形 采煤工作面顶板 密实 采煤工作面 混凝土砌块 再生 自然形成 采空区 充填 填实 下段 采煤 连通 煤层 堆积 挤压 超前 下放 | ||
1.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布设在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及采煤巷道内,其特征在于,由超前支护部分;楔形再生墙组成;
所述的超前支护部分设置在距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的巷道内,由钢筋网、锚杆、锚索梁组成;并在巷道内设置有单体液压支柱对锚索梁进行支撑,单体液压支柱分别设置在靠近巷道上帮和靠近巷道下帮处;
采空区下出口顶板上设置留煤凸块,所述的留煤凸块由采空区下出口顶板向下凸出形成,所述的楔形再生墙设置留煤凸块与采空区下出口底板之间,由混凝土砌块墙与矸石充填体构成;混凝土砌块墙设置在采空区下出口内并靠近巷道上帮处,矸石充填体设置在混凝土砌块墙与采空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支护部分设置在采煤工作面前方20m以内至采煤工作面放顶线后方60m以内的巷道内,在距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0m以外的巷道内采用钢筋网、锚杆、锚索梁进行支护,具体为,巷道顶板等间距分布六排锚杆,靠近巷道上帮的两排锚杆铅垂向打入顶板,其余锚杆垂直于巷道顶板;巷道顶板设置四排铅垂向的锚索,靠近巷道下帮一排,巷道顶板中部一排,靠近巷道上帮两排;在巷道顶板上横向设置锚索梁,锚索梁通过锚索尾端挂于巷道顶板上;在巷道顶板靠近巷道上帮处与巷道上帮设置有钢筋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0m以内至采煤工作面放顶线后方60m以内的巷道内增设单体液压支柱,具体为,在靠近巷道上帮和靠近巷道下帮分别设置单体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架的顶端支撑在锚索梁两端,靠近巷道下帮的液压支架上端向巷道下帮方向倾斜3-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砌块墙旁边设置设单体支柱,单体支柱间距600mm,所述混凝土砌块墙的墙体垂直于采空区底板,墙体厚度大于200mm;混凝土砌块墙由预制砖块砌建,在混凝土砌块墙与楔形缺口顶板连接处使用木材砌块;所述矸石充填体厚度大于100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长度为5.25m,直径为15.24mm;钢筋网的钢筋直径8㎜。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梁为长度2.6m的11#工字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巷道沿空留巷楔形再生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煤凸块的在靠近巷道上帮处的底表面平行于采空区下出口底板;留煤凸块的靠近采空区一侧的底表面向上倾斜,并与采空区顶板连接;在留煤凸块底表面与采空区底板之间形成楔形缺口,所述的楔形再生墙对应设置在楔形缺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刚煤矿,未经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刚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05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