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9458.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7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平市景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C1/12;C07C211/52;C07C20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膜吸收塔 对硝基苯胺 贮罐 氨回收系统 氨水回收 漏槽 隔板 本实用新型 防淋水装置 废水逆流 密封结构 重力影响 挡板 储水仓 排空管 贴合板 水滴 挡块 排气 贴合 外壁 沉淀 废气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为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降膜吸收塔以及安装在第一降膜吸收塔底部的第一贮罐,第一降膜吸收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降膜吸收塔和第三降膜吸收塔,第一贮罐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贮罐和第三贮罐,隔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漏槽,该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通过采用第一降膜吸收塔、第二降膜吸收塔以及第三降膜吸收塔对废气进行层层沉淀和反应,极大提高对硝基苯胺氨的氨水回收效率,废水受到重力影响,通过漏槽流入到储水仓内,能够避免废水滴落,当排气停止时,挡板回位,并使得两个贴合板贴合,此时防淋水装置内部整体为密封结构,且挡块呈三角形,防止废水逆流进入到排空管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对硝基苯胺,黄色针状结晶,高毒,易升华,微溶于冷水,溶于沸水、乙醇、乙醚、苯和酸溶液,广泛应用于染料工业的人工合成化学物,是多种印染及医药化工品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分析试剂。
对硝基苯氨反应过程中胺过量50%,等反应结束氨需要回收再利用,但现有的对硝基苯氨的氨回收效率较低,同时在回收时,废气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顺着排空管滴落,造成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硝基苯氨的氨回收效率较低和废水顺着排空管滴落,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降膜吸收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底部的第一贮罐,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降膜吸收塔和第三降膜吸收塔,所述第一贮罐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贮罐和第三贮罐,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的外壁一端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三降膜吸收塔的外壁一端安装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的一端套接有防淋水装置,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以及所述第三降膜吸收塔外壁一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以及所述第三降膜吸收塔外壁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和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之间安装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和所述第三降膜吸收塔之间安装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贮罐、所述第二贮罐以及所述第三贮罐的底部均设置有耐酸碱泵,所述耐酸碱泵的另一端安装有给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塔底部,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塔底部,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降膜吸收塔顶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排水管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防淋水装置的内部一端设有接管口,所述防淋水装置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排气仓,所述排气仓的一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仓的底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漏槽,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水仓,所述接管口的内壁两端分别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接管口内壁一端安装有挡块,所述接管口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整体呈倾斜状态。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贴合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通过采用第一降膜吸收塔、第二降膜吸收塔以及第三降膜吸收塔对废气进行层层沉淀和反应,极大提高对硝基苯胺氨的氨水回收效率。
2、该对硝基苯胺氨回收系统,废水受到重力影响,通过漏槽流入到储水仓内,能够避免废水滴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平市景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乐平市景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9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填料式脱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气处理气液分离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