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409.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平;黄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片 金属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 档位 面壳 液晶部件 转轴机构 低成本 凸凹点 液晶 面板转动 摩擦阻尼 整体竞争 装配方式 螺钉 凹点槽 固定夹 挤压面 壳部件 配套的 底壳 两组 凸点 转轴 和面 停顿 转动 变形 组装 金属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包括面壳、底壳、液晶部件、液晶金属固定片、面壳金属固定片、螺钉,液晶金属固定片、面壳金属固定片分别设置有配套的金属凸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液晶部件和面壳部件固定两组金属片,由两金属片固定夹紧,通过金属片凸凹点配合形成停顿档位效果,转动时金属片上的凸点离开凹点槽,同时挤压面壳金属片往后变形,形成摩擦阻尼效果,从而保证面板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装配方式简单,省掉常规转轴复杂的组装需求,较大提升产品整体竞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话机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
背景技术
SIP话机产品因为不同用户有不同的显示角度需求,故液晶显示部分需要做成可以转动功能。SIP话机产品一般使用都是常规转轴方式;具体为通过两个常规转轴分别固定液晶面板与面壳,为保证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在两端都使用转轴。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转动液晶部分达到液晶面板转动的目的,来实现不同的显示角度需求。当使用话机时,将调节液晶面板上下转动至符合使用者使用习惯的转动位置,从而实现在话机通话时了解面板上的信息。
一般而言,的液晶显示屏一般转动的角度为0-90度,在任意角度可停留。使用者在使用时会用手转动屏幕到基本合适的角度,然后再用手轻轻进行前后的微调到适宜的角度使用。
但对于使用者来说,液晶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通常都具有一较佳的使用角度,或使用者惯常使用的角度,液晶显示器相对于主机在此角度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视力。
但目前,应用在SIP话机的常规转轴组装方式复杂,成本较高,导致SIP话机整体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转轴部分成本,提升话机产品整体竞争优势的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包括面壳、底壳、液晶部件、液晶金属固定片、面壳金属固定片、螺钉;其中,
所述液晶金属固定片有转档凸点和螺钉预留孔以及转轴预留孔,并固定安装在液晶部件上;
所述面壳金属固定片有转档凹点和螺钉预留孔以及转轴预留圆槽,并固定安装在面壳上;
所述转档凸点配套嵌入转档凹点中。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金属固定片通过转轴预留孔套穿过液晶部件的转轴,再由螺钉通过螺钉预留孔锁付固定在液晶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设置有螺钉固定桩和转轴预留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金属固定片由螺钉通过螺钉预留孔锁付固定在螺钉固定桩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金属固定片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档凹点。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金属固定片沿液晶部件转轴安装在液晶金属固定片旁,面壳金属固定片的预留圆槽与面壳的转轴预留凹槽套合液晶部件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低成本档位式转轴机构通过分别在液晶部件和面壳部件固定两组金属片,通过两金属片固定夹紧,通过金属片凸凹点配合形成停顿档位效果,转动时金属片上的凸点离开凹点槽,同时挤压面壳金属片往后变形,形成摩擦阻尼效果;可以在需要的各个工作角度设计不同的凸凹点配合形成档位效果。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装配方式简单,省掉常规转轴复杂的组装需求;转动稳定性和可靠性、低成本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件组装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金属固定片和面壳金属固定片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