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110.0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宋英杰;秦昊哲;侯嘉屹;孙竞泽;俞星海;贾策;毕晓昱;李海波;闫妍;徐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文伟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4;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7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矿层 注浆锚杆 承压层 注浆口 承压 巷道支护装置 承压弹簧 煤矿软岩 钢板层 钢丝层 浇筑层 锚杆 底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外壁设置 外侧设置 支护 底端 灌入 支架 连通 混凝土 化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包括注浆锚杆、矿层和注浆口,所述矿层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部浇筑层,且底部浇筑层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层,所述承压层的内部安装有承压弹簧,且承压层的上方设置有可变层,所述可变层的内侧设置有钢板层,且可变层的外壁设置有承压口,所述承压口的外侧设置有钢丝层,所述注浆锚杆的内侧设置有锚杆,所述注浆口安装于钢板层的底部中间位置。该装置的可变层内部通过承压口与矿层完全连通,灌入混凝土使得整个支架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底部的承压弹簧化解一部分的压力以维持整个装置的稳定,矿层与注浆锚杆、锚杆相组合,以及注浆口与钢丝层的相互结合,提高了整体支护强度,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中,现在常用的U型钢可缩性支架,其工作阻力由支架接头处的摩擦阻力决定,而该处的摩擦阻力又取决于卡缆的锁紧程度。国内的可缩性支架普遍采用螺栓紧固式卡缆,由于缺乏专用的动力扳手,卡缆的锁紧力得不到保证,导致支架工作阻力低下,只能达到其极限承载能力的50%左右。此外,U型钢可缩性支架具有薄壁金属结构刚度不足、对外荷载比较敏感、可塑性差等特点,当遇到性质极差的泥化弱胶结软岩时,支护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高应力极软岩巷道,采用U型钢支护的方法更是难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体锚固力衰退快、变形破坏严重,修复工程量大,成本高,频繁翻修也造成生产接续和安全管理困难,甚至导致巷道垮冒,严重影响煤矿开采安全。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现有的支护装置支护能力不强,承载能力有限,当出现矿体膨胀时,对支护装置的压力变大,会对整个支护体造成影响,且底部凸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其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支护装置不具有伸缩性,当出现矿体膨胀时,对支护装置的压力变大,会对整个支护体造成影响,且底部凸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其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包括注浆锚杆、矿层和注浆口,所述矿层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部浇筑层,且底部浇筑层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层,所述承压层的内部安装有承压弹簧,且承压层的上方设置有可变层,所述可变层的内侧设置有钢板层,且可变层的外壁设置有承压口,所述承压口的外侧设置有钢丝层,所述注浆锚杆的内侧设置有锚杆,且注浆锚杆位于矿层的内部上方,所述注浆口安装于钢板层的底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承压口呈半包围结构等距分布于可变层的外侧,且承压口的开口大小为3厘米。
优选的,所述注浆锚杆和锚杆呈放射状分布于可变层的上端,且锚杆的高度高于两侧的注浆锚杆。
优选的,所述钢板层的结构为U型。
优选的,所述承压口通过可变层与注浆口之间为构成连通结构,且注浆锚杆通过可变层与注浆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部浇筑层与承压弹簧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承压弹簧等间距分布于底部浇筑层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加强型煤矿软岩巷道支护装置,设置的有承压口和可变层以及注浆口,可变层内部通过承压口与矿层完全连通,灌入混凝土后,整个支架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承压口的设计使得注进去的混凝土向外方喷射加大了支护圈承载范围,使得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使用时直接注入纤维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封注浆口即可,安装过程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文伟,未经宋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坍塌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边墙衬砌钢模板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