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67126.X | 申请日: | 2018-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焱;陈建;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90;H04M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世科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1 | 代理人: | 傅辉阳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线圈 智能手机 自动对位 无线充电器 电动推杆 手机 贴片 自动对位装置 底座顶部 底座内部 推动板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无线充电 定位壳 连接杆 输出端 限位件 支撑杆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发射线圈、智能手机和接收贴片,所述发射线圈位于底座内部的顶端,且智能手机通过接收贴片与发射线圈接触,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自动对位装置,所述自动对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推动板、挡板、连接杆、支撑杆、定位壳和限位件,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此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通过将发射线圈位于底座内部,智能手机通过接收贴片与发射线圈接触而进行充电,只需要将智能手机在底座上,即可实现自动对位的作用,进而提高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交变磁场,传输电能,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现有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在使用时,通常将手机直接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进行充电,而由于无线充电器上的发射线圈位于无线充电器的中心处,人工直接对位容易使手机位置摆放不准确,从而降低手机充电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发射线圈、智能手机和接收贴片,所述发射线圈位于底座内部的顶端,且智能手机通过接收贴片与发射线圈接触,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自动对位装置,所述自动对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推动板、挡板、连接杆、支撑杆、定位壳和限位件,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通过连接杆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两端滑动套接在两个支撑杆的外侧,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壳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远离推动板的一端与智能手机接触,且限位件位于智能手机远离挡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有多个,且多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推动板和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靠近智能手机的一侧设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弹性片、滑块、滑杆、限位壳、支杆、定位板、移动杆、固定板、缓冲杆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板位于智能手机远离挡板的一侧,且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远离限位板的一端通过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且滑杆固定连接在限位壳内部,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在弹性片的一侧,且支杆通过销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且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缓冲杆与限位弹簧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固定连接在限位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为弧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射线圈位于底座内部,智能手机通过接收贴片与发射线圈接触而进行充电,只需要将智能手机在底座上,即可实现自动对位的作用,进而提高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效率,当智能手机需要充电时,将智能手机放置在底座上,电动推杆运行,使挡板推动智能手机运行,从而推动智能手机向限位板方向移动,限位板的两端与弹性片固定连接,弹性片通过滑块滑动套接在滑杆外侧,进而在推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弹性片发生变化,使滑块在滑杆上移动,同时与弹性片固定连接的支杆通过销轴与定位板铰接,移动杆通过销轴与定位板铰接,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限位板起到限位缓冲和定位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靠近智能手机的一侧设有缓冲垫,从而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防止挡板对智能手机产生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7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