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急救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6672.1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9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龙;罗高兴;吴军;贺伟峰;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聚氨酯 通孔孔径 泡沫层 杀菌层 吸水 烧伤 聚氨酯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 脱脂纱布层 敷料结构 急救敷料 两端孔径 烧伤创面 透明质酸 网状结构 减压 止血 敷料层 隔离层 抗感染 抗粘连 银离子 藻酸盐 渗液 通孔 下层 止疼 急救 上层 吸收 治疗 医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急救辅料,依次包括隔离层、吸水杀菌层、热塑聚氨酯泡沫层和脱脂纱布层,所述吸水杀菌层为透明质酸和银离子藻酸盐混合形成的吸水杀菌层,其为网状结构;所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为0.5~1mm,其上布置有多个两端孔径不同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较小的一端位于聚氨酯泡沫层的上层,其孔径较大的一端位于热塑聚氨酯泡沫层下层,所述通孔孔径较小一端的孔径为0.5~2μm,所述通孔孔径较大一端的孔径为80~200μm。该敷料结构设计巧妙,各敷料层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抗粘连、止血、止疼、减压及吸收渗液作用,能够第一时间有效保护烧伤创面,并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急救敷料。
背景技术
烧伤所致的皮肤缺损在平时和战时都十分常见,伤员的体表屏障遭到破坏后,会面临体液丢失、酸碱平衡失调和微生物侵袭感染等威胁,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对烧伤创面及时进行急救处理,有利于降低休克和感染发生率,也十分利于后续的手术治疗。
传统的急救处理多采用医疗用纱布或棉垫进行处理,该种处理方式存在不少缺陷:(1)烧伤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弱,烧伤后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会有大量血浆渗出,细菌等微生物将迅速定植于创面并可能造成后续严重感染。而纱布无抗感染作用,且其较大的孔径(毫米级)无法阻隔外界细菌进一步侵袭;同时纱布的柔韧性差,伤员送医途中的机械碰撞和摩擦可能造成创面的二次损害。(2)纱布易于易与创面粘连,纱布覆盖后,与烧伤创面大量渗出的血浆及坏死组织容易发生粘连,后续剥离时给伤员造成痛苦,而且可能进一步损害创口,并影响伤情判断;(3)止血、止痛效果不佳。烧伤创面的出血及疼痛会加快伤员体液丢失,加重其应激反应,恶化病情。
专利CN205667607U公开了一种烧伤急救敷料绷带,所述烧伤急救敷料绷带包括吸水敷料层、隔离层、自粘绷带;所述隔离层铺设在所述吸水敷料层的外表面,所述吸水敷料层的内表面铺设在所述自粘绷带上,所述自粘绷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吸水敷料层的长度。该本带携带、使用方便,可在烧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处理创面,保护创面免受外部感染和再次伤害,为烧伤的抢救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烧伤急救敷料,具备抗感染、携带、使用方便,能够迅速处理创面后,及时送医,且可避免在送医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
一种烧伤急救敷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隔离层、吸水杀菌层、热塑聚氨酯泡沫层和脱脂纱布层,所述吸水杀菌层为网状结构;所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为0.5~1mm,其上布置有多个两端孔径不同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较小的一端朝向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下表面,其孔径较大的一端朝向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上表面,所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下表面上通孔的直径为0.5~2μm,所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上表面上通孔的直径为80~200μm。
使用时,揭开隔离层,将吸水杀菌层覆盖于烧伤创面,上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具有两端孔径不同的通孔,小孔径一端朝向纱布,可以防止细菌侵袭,大孔径的一端朝向敷料层,利于引流渗出液和透气,且该热塑聚氨酯泡沫层具有缓冲性能,可减少送医途中由于机械碰撞和摩擦应力对创面造成的二次损伤。
优选的,所述热塑聚氨酯泡沫层下表面上通孔所占面积比为50%~80%,热塑聚氨酯泡沫层上表面上的通孔所占面积比为60-90%。
优选的,所述吸水杀菌层的网孔的面积为0.01-0.03mm2,所述吸水杀菌层的孔隙率为60%~90%,其厚度为0.3~0.6mm。
优选的,所述脱脂纱布层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热塑聚氨酯泡沫层,其超出热塑聚氨酯泡沫层的部分的上表面涂布有医用压敏胶层。
优选的,所述吸水杀菌层为透明质酸和银离子藻酸盐混合层。
上述吸水杀菌层中的透明质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创面的渗液,还可避免敷料与创面粘连,其中的银离子藻酸盐能够止血止痛,防止细菌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6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