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底坑轿厢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66324.4 | 申请日: | 2018-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生;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茵艾佳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梁 两组 安全制动装置 轿厢架 底端 底坑 上梁 本实用新型 轿厢侧面 轿厢导靴 轿厢 拉条 开口 固定面板 连接固定 装配结构 螺栓 安全钳 脚底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底坑轿厢架,包括安全制动装置、至少一组轿厢导靴、两组上梁、两组立梁、轿底和四组轿厢拉条,所述上梁位于两组立梁顶端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轿底位于两组立梁底端内侧且立梁前侧和后侧还分别通过所述轿厢拉条与脚底连接;所述立梁中部面板底端为开口且轿厢侧面设有一位于该开口内的固定面板,轿厢侧面于立梁底端两侧分别设有L型连接面板;所述安全制动装置设置在两组上梁一端端部,安全制动装置下部与固定在立梁内侧的安全钳连接;所述轿厢导靴固定在所述立梁内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优化了现有的轿厢架装配结构,降低了结构高度,充分满足浅底坑安装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底坑轿厢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大,电梯标准中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导缓冲器上,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x0.60x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何平面朝下即可,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当护脚板和井道壁的距离小于150mm时,此距离可以为100mm,这就要求电梯底坑深度不能低于1500mm,由于别墅装配空间有限,底坑深度达不到正常电梯深度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轿厢结构高度的浅底坑轿厢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浅底坑轿厢架,包括安全制动装置、至少一组轿厢导靴、两组上梁、两组立梁、轿底和四组轿厢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位于两组立梁顶端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轿底位于两组立梁底端内侧且立梁前侧和后侧还分别通过所述轿厢拉条与脚底连接,轿底中部设有下梁,下梁两端与立梁底端对应设置;
所述立梁中部面板底端为开口且轿厢侧面设有一位于该开口内的固定面板,轿厢侧面于立梁底端两侧分别设有L型连接面板,L型连接面板一侧与立梁侧面相抵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L型连接面板另一侧与轿底侧壁相抵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
所述安全制动装置设置在两组上梁一端端部,安全制动装置端部分别穿过上梁及立梁设置,且安全制动装置下部与固定在立梁内侧的安全钳连接;
所述轿厢导靴固定在所述立梁内侧。
所述两组上梁之间还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优化了现有的轿厢架装配结构,降低了结构高度,充分满足浅底坑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轿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上梁、3安全制动装置、4安全钳、5立梁、6轿厢拉条、7轿厢导靴、8L型连接面板、9固定面板、10开口、11轿底、12下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浅底坑轿厢架,包括安全制动装置3、一组轿厢导靴7、两组上梁2、两组立梁5、轿底11和四组轿厢拉条6,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茵艾佳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茵艾佳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6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接式轨道运行梯
- 下一篇:电梯通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