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隔离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5763.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F16K31/06;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电磁隔离阀 弹簧 膜片 电磁驱动机构 控制流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阀体 压紧 阀体连接 控制膜片 外壳径向 外壳连接 一端连接 轴向方向 带动柱 流道 脉动 液路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隔离阀,用于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其中电磁隔离阀包括:阀体;外壳,与阀体连接,构成一内部空间;膜片,贯穿设置于阀体内,膜片的两端分别与流道连接,控制膜片的闭路和通路而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弹簧,沿着外壳径向设置于外壳内,并且弹簧一端与外壳连接;电磁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以及柱塞,设置于内部空间并与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柱塞一端与弹簧另一端连接,电磁驱动机构和弹簧带动柱塞沿着阀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柱塞另一端通过柱塞的往复移动与膜片压紧或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隔离阀在工作时,通过柱塞的往复移动与膜片压紧或分离,进而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使得液路脉动小,近乎零死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隔离阀,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的电磁隔离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磁隔离阀在更换部件时,需要对隔离阀的外壳以及内部组件进行拆解,即将电磁隔离阀内的外壳、螺纹压环、密封圈、膜片等零件分别拆下,再将更换的部件按步骤装配,由于拆下的零件已经离散,不能再立刻重装,导致增加了电磁隔离阀的更换难度和装配时间,不利于实际维修使用。
且现有技术的电磁隔离阀通常是膜片式结构,在电磁隔离阀的运行中,膜片会随着衔铁做往返运动,其内部较大的腔体液体也会随之运动,对流道中的介质产生脉动冲击,使用流道中介质产生的脉动回流,进而影响电磁隔离阀的定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隔离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电磁隔离阀,用于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其中电磁隔离阀包括:阀体;外壳,与阀体连接,构成一内部空间;膜片,贯穿设置于阀体内,膜片的两端分别与流道连接,控制膜片的闭路和通路而控制流道的关闭和连通;弹簧,沿着外壳径向设置于外壳内,并且弹簧一端与外壳连接;电磁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以及柱塞,设置于内部空间并与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柱塞一端与弹簧另一端连接,电磁驱动机构和弹簧带动柱塞沿着阀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柱塞另一端通过柱塞的往复移动与膜片压紧或分离,当电磁驱动机构通电,电磁驱动机构驱动通过柱塞朝远离膜片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弹簧位于压缩位置,柱塞与膜片分离,膜片通路,流道连通,当电磁驱动机构断电,电磁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柱塞压缩弹簧,弹簧复位并推动柱塞朝膜片方向移动并压紧膜片,膜片闭路,流道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阀芯,装设在外壳内,其中心设有内孔,弹簧和柱塞均设置在内孔内,并且柱塞与内孔为滑动配合;线圈组件,设置于阀芯与外壳之间;以及衔铁,设置于外壳内并与柱塞连接,衔铁位于阀芯的一端,当线圈组件通电,阀芯产生磁性,吸引衔铁朝阀芯方向移动并与其接触,通过衔铁的移动带动柱塞压缩弹簧而使膜片通路,当线圈组件断电,阀芯失去磁性并释放衔铁,弹簧复位带动柱塞和衔铁移动,并通过柱塞压紧膜片而使膜片闭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护线套,套装在线圈组件的输出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调节螺钉,旋接于内孔并与弹簧连接,调节螺钉用于调节弹簧的压缩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卡环,设置于线圈组件端部,卡环用于将线圈组件固定在外壳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衔铁与柱塞为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隔离阀还包括螺纹压环,设置于外壳内,并位于衔铁与阀体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阀体内侧设有第一螺纹,外壳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二螺纹,阀体和外壳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之间配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隔离阀还包括销钉,设置于阀体内并与柱塞相对应,销钉是与膜片的侧面相接触,当电磁驱动机构断电,弹簧位于复位位置,销钉和柱塞形成夹持结构对膜片进行压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膜片为塑料或橡胶弹性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5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