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65646.7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输送管 取液管 袋体 本实用新型 干细胞提取 底部外壁 顶部外壁 干细胞 连接管 三通阀 外壁 细菌 袋体顶部 顶部内壁 取样过程 体内污染 血样 采血针 三联袋 橡胶塞 导管 挂孔 内壁 取样 血液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包括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底部外壁开有挂孔,且底部外壁插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顶部外壁插接有取液管,且取液管顶部内壁插接有连接管,另一所述取液管顶部外壁插接有橡胶塞,所述连接管远离取液管的一端内壁插接有采血针,且第一袋体顶部外壁插接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远离第一袋体的一端插接有三通阀,且三通阀一端外壁插接有第二输送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干细胞提取时有效的避免细菌进入导管,同时方便了对干细胞的取样工作,而且取样过程简单不会使得细菌进入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内污染干细胞,同时无需将剩余的血液导回,避免了剩余血样回流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细胞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
背景技术
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动员的外周血、脐带血中,采用密度梯度原理,利用血液中各类细胞的密度不同进行分离,分离时去除多余红细胞,及血浆,在这个过程中将用到三联袋,避免因多次开袋造成血液的污染,以及最大程度的提取干细胞。
一般对干细胞进行提取时往往需要对干细胞进行采样,在对干细胞采样时可能会导致细菌进入袋体内,使得干细胞受到污染造成损失,同时有些干细胞提取装置在对干细胞采样后可能会导致剩余的干细胞血样回流造成污染。因此,亟需设计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干细胞提取的三联袋,包括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底部外壁开有挂孔,且底部外壁插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顶部外壁插接有取液管,且取液管顶部内壁插接有连接管,另一所述取液管顶部外壁插接有橡胶塞,所述连接管远离取液管的一端内壁插接有采血针,且第一袋体顶部外壁插接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远离第一袋体的一端插接有三通阀,且三通阀一端外壁插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外壁插接有第二袋体,且第二袋体的一侧外壁标有刻度,所述三通阀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一导液管,且第一导液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导液管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磁铁,且第一导液管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封闭塞,所述第一导液管一侧外壁开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口的规格与封闭塞的规格相适配,且开口内插接有第二导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袋体的一端外壁开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内套接有密封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输送管外壁卡接有截流卡,且截流卡数目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液管一端内壁插接有第三导液管,且第三导液管一端外壁插接有取样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袋体的内截面从上往下逐渐增大,且第一袋体的规格小于第二袋体的规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闭塞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杆,且连杆远离封闭塞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和封闭塞,可以在干细胞提取时有效的避免细菌进入导管,造成导管被污染;
2.通过设置的取样袋、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封闭塞,方便了对干细胞的取样工作,而且取样过程简单不会使得细菌进入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内污染干细胞,同时无需将剩余的血液导回,避免了取样后剩余血样导回造成的污染风险;
3.通过设置的第一袋体和第一输送管,其中第一袋体采用狭长设计及颈部收口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细胞分离效率,第一输送管能够方便快速的将第一袋体内部的液体放出,体现了装置的新颖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5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酒中酯类物质浓缩装置
- 下一篇:检测鲑鳟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