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3730.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利;傅平;吴芳;汪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萧山金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5 | 分类号: | F16H57/05;F16N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滴加 自动送料机 循环装置 传动链条 润滑油滴 主动链轮 传动轴 导油块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传动效率 润滑效果 滴油管 固定套 活动套 收油盒 送料机 微型泵 抽送 内腔 加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机润滑油滴加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部的两侧均活动套装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上分别固定套装有位于保护框内部的主动链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保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油块。该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通过滴油管将润滑油滴加到传动机构两侧的传动链条上,对传动机构进行润滑,润滑油落到导油块上,进入收油盒内,利用微型泵抽送至加油盒内,进行循环滴加,使得润滑油完全利用,并通过持续滴加润滑油使得润滑效果好,从而提高了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机润滑油滴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送料机指能自动的按规定要求和既定程序进行运作,人只需要确定控制的要求和程序,不用直接操作的送料机构,即把物品从一个位置送到另一个位置,期间过程不需人为的干预即可自动准确的完成的机构,自动送料机用到传动机构,为了提高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一般需要滴加润滑油进行润滑。
然而,现有的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滴加后,大部分润滑油会滴落到传动机构的下方,使得润滑油不能完全利用,且使得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机构的润滑效果较差,从而影响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具备便于循环滴加润滑油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滴加后,大部分润滑油会滴落到传动机构的下方,使得润滑油不能完全利用,且使得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机构的润滑效果较差,从而影响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部的两侧均活动套装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上分别固定套装有位于保护框内部的主动链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保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油块,所述保护框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油盒,两个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套装有位于主动链轮一侧的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外沿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保护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油盒,两个所述加油盒之间接通有导油管,一个所述加油盒底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远离加油盒的一端固定套装有微型油泵,所述微型油泵的底部固定套装有送油管,所述送油管远离微型油泵的一端延伸至收油盒内腔的底部,所述保护框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输油管和送油管固定套接,两个所述加油盒的底部固定套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端延伸至保护框底端的外部,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活动套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固定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背面固定套接有滴油管。
优选的,所述导油块位于主动链轮的下方,且导油块的顶部为斜面设计。
优选的,所述加油盒侧面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连接管,且加油盒侧面的连接管与导油管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收油盒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收油盒分别位于导油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收油盒的底端之间接通有导油管。
优选的,所述拉绳与弹簧活动套接,且拉绳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管的外部并与定位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滴油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位于传动链条的正上方,且滴油管的底端与主动链轮的顶部靠近。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送料机的润滑油自动滴加循环装置,通过滴油管将润滑油滴加到传动机构两侧的传动链条上,对传动机构进行润滑,润滑油落到导油块上,进入收油盒内,利用微型泵抽送至加油盒内,进行循环滴加,使得润滑油完全利用,并通过持续滴加润滑油使得润滑效果好,从而提高了自动送料机的传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萧山金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萧山金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3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挡轴与变速箱箱盖之间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带温度补偿主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