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疝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2851.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飞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通孔 腹部 本实用新型 疝修补装置 内支撑部 圆形凹槽 工作效率 传统的 前端套 向内 斜角 医生 伤疤 工作量 收缩 贯穿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疝修补装置,包括头部和管体,所述头部前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头部的后部向内收缩后形成内支撑部,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头部,所述通孔的数量一共设有四个,所述管体的前端套在头部的内支撑部的外侧,所述管体的一端呈50°斜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统的方式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开三个孔,本装置只需要在患者的腹部一个孔,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供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患者在恢复之后腹部的伤疤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疝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术前准备与开放式手术相同麻醉和体位建议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头低脚高10~15度平卧位。
传统在进行修补术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腹部开三个孔,并且使用三个传统的修补装置,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了病人的伤口的数量,增了医生的工作量,传统的修补装置已经不可以满足需要患者和医生的要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疝修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疝修补装置:包括头部和管体,所述头部前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头部的后部向内收缩后形成内支撑部,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头部,所述通孔的数量一共设有四个,所述管体的前端套在头部的内支撑部的外侧,所述管体的一端呈50°斜角。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的直径是25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是5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的长度是80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头部的厚度是30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头部的材质是软塑料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为硬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传统的方式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开三个孔,本装置只需要在患者的腹部一个孔,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供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患者在恢复之后腹部的伤疤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疝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疝修补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疝修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传统的修补装置示意图。
如图所示:1、头部,11、圆形凹槽,12、内支撑部,13、通孔,2、管体,3、手术剪,4、堵孔管,5、摄像装置,6、传统的修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疝修补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种疝修补装置,包括头部1和管体2,所述头部1前端设有圆形凹槽11,所述头部1的后部向内收缩后形成内支撑部12,所述圆形凹槽11内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贯穿头部1,所述通孔13的数量一共设有四个,所述管体2的前端套在头部1的内支撑部12的外侧,所述管体2的一端呈50°斜角。
所述管体2的直径是25毫米。
所述通孔13的直径是5毫米。
所述管体2的长度是80毫米。
所述头部1的厚度是30毫米。
所述头部1的材质是软塑料材质。
所述管体2为硬塑料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未经李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2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囊提取仪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术通道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