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1261.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姚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超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车距 自动取证 机动车 违法行为 分析处理子系统 图像采集子系统 本实用新型 传输子系统 车辆测速 车辆识别 距离标示 前车距离 视频录制 违法车辆 自动存储 证据 抓拍 捕获 存储 行驶 传输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包括:距离标示符、图像采集子系统、车辆测速子系统、车辆识别子系统、视频录制子系统、分析处理子系统、存储传输子系统;本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在违法行为发生的瞬间即可以实时抓拍违法行为,自动存储与传输,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捕获的违法证据准确并完整,详细描述违法车辆的位置、前车距离以及违法过程等,证据准确无误,不存在争议。该系统可以连续判断车辆是否保持安全车距行驶,不随机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公路行驶时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所发生追尾及衍生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居于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上行驶,车速达100km/h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100km/h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虽然规定了此项违法行为,但多年来都没有相关自动取证系统来取证该项违法行为,仅有的也是通过距离标牌配合摄像机取证后通过人工审核照片的形式进行违法取证,这种取证方式不仅存在证据的随机性、证据是否准确、证据是否完整等问题,更存在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在违法行为发生的瞬间即可以实时抓拍违法行为,自动存储与传输,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捕获的违法证据准确并完整,详细描述违法车辆的位置、前车距离以及违法过程等,证据准确无误,不存在争议。该系统可以连续判断车辆是否保持安全车距行驶,不随机判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取证的系统,包括:
距离标示符、图像采集子系统、车辆测速子系统、车辆识别子系统、视频录制子系统、分析处理子系统、存储传输子系统;
所述距离标示符包括绘制在路面上用于标示距离位置的多条标线和/或安装在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的距离标识牌;
所述图像采集子系统,设置在对应于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拍摄所述距离标示符和经过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车辆的图像;
所述车辆识别子系统,设置于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起始位置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识别车辆特征,所述车辆特征包括车型、车牌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所述车辆测速子系统,设置于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起始位置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检测进入距离标示符的车辆的速度;
所述视频录制子系统,设置于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录制车辆通过所述距离标示符的全过程;
所述分析处理子系统,与所述车辆测速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视频录制子系统和车辆识别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当车辆进入所述距离标示符区域时,获取所述车辆测速子系统测试该车辆的速度,用于综合分析进入车距测量区域车辆是否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是否抓拍图片、视频以及高速公路是否发生拥堵情况;
所述存储传输子系统,与所述分析处理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视频录制子系统所采集的视频和分析处理子系统输出的数据并将所述视频录制子系统所采集的视频和所述分析处理子系统输出的数据发送到外界服务器或公安网络。
可选的,图像采集子系统包括至少2台以上的摄像机;
一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起始位置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拍摄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起始位置处图像;其他摄像机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距离标示符的路侧和/或路面上方,用于拍摄所述距离标示符及通过距离标示符的车辆的图像。
可选的,车辆测速子系统包括测速雷达、地感线圈、地磁和视频测速模块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超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超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1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公路车型识别及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