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9279.X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平;陈莹莹;刘向东;徐路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0/25 | 分类号: | F24S20/25;F24S70/20;F24S80/3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截面流道 集热板 太阳能电池板 热流体联箱 太阳能光伏 保温外壳 集热装置 流体通道 变截面 光热 微肋 太阳能光伏设备 密度梯度变化 运行可靠性 玻璃盖板 工质流动 换热性能 强化传热 装置实现 合成胶 粘结层 并联 出管 改性 减阻 流体 流阻 粘结 连通 引入 流动 | ||
1.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11),支架(12),太阳能电池板(2),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2)上的玻璃盖板(1),设置在保温外壳(11)一端的冷流体联箱(9),以及设置在保温外壳(11)另一端的热流体联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11)内还设有变截面流道集热板(16),所述变截面流道集热板(16)由盖板(5)、微肋群(6)和底板(7)构成,所述盖板(5)与底板(7)相夹形成流动换热腔体,所述流体换热腔体由若干条相互并联的流体通道组成,每条所述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均通过流体进口管(13)与冷流体联箱(9)相连接,每条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均通过流体出口管(14)与热流体联箱(10)相连接,每条所述流体通道的截面积沿工质流动方向呈递减式变化;所述微肋群(6)连接设置在盖板(5)和底板(7)之间,所述微肋群(6)由多排微肋组成,相邻两排微肋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微肋群(6)的面密度沿工质流动方向呈线性增加;所述变截面流道集热板(16)通过多功能粘接层(15)与太阳能电池板(2)层压连接,所述多功能粘接层(15)由TPT绝缘层(4)和设置在TPT绝缘层(4)正反面的胶膜层(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流体通道的截面积沿工质流动方向线性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入口端与出口端的横截面积之比介于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肋群(6)的面密度沿工质流动方向线性增大,微肋的高度与流体通道截面的高度变化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肋的截面形状为泪滴形、扁平形或正弦形中的一种,微肋截面的当量直径在2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肋的表面涂覆设有减阻层(17),减阻层(17)厚度在20~80μ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92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储能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热管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