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钢板止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58760.7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温燕玲;梁尚华;谭振烽;龙永焯;杨彦遐;陈涌;沈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卢春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组合板 角钢柱 钢格构柱 基坑支撑 格构柱 本实用新型 止水结构 柱身 钢板 焊接 建筑施工领域 矩形阵列分布 防水效果 焊接作业 间隔设置 节省材料 施工效率 止水钢板 组合模式 穿过 应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钢板止水结构,包括格构柱以及四个止水组合板,所述止水组合板呈L型,四个止水组合板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格构柱包括柱身,所述柱身包括四根间隔设置的角钢柱,四个所述止水组合板设置有用于供对应的角钢柱穿过的L型通槽,所述角钢柱的四周与对应的止水组合板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四个止水组合板和格构柱角钢柱配合和焊接,大大提高了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止水防水效果,并通过应用J型止水钢板组合模式形成止水组合板,焊接作业方便,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施工效率高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钢板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借此钢格构柱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防水系数,研究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防水施工技术,对实现建筑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基坑内竖向支撑钢格构柱止水钢板的通常做法是沿柱身的外侧和内侧焊接钢板,但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材料利用率低。止水钢板覆盖区域广,但材料利用率不高,尤其是角钢之间空隙较大的钢格构柱,浪费较多材料;(2)施工效率低。大体块的钢板给施工人员的焊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内侧止水钢板的焊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钢板止水结构,该钢板止水结构防水效果好,焊接作业方便,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施工效率高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钢板止水结构,包括格构柱以及四个止水组合板,所述止水组合板呈L型,四个止水组合板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格构柱包括柱身,所述柱身包括四根角钢柱,四个所述止水组合板设置有用于供对应的角钢柱穿过的L型通槽,所述角钢柱的四周与对应的止水组合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组合板包括相互焊接的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均呈J型,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包括第一长臂、第一短臂、用于连接第一长臂和第一短臂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第一长臂和第一短臂之间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止水钢板包括第二长臂、第二短臂、用于连接第二长臂和第二短臂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设置于第二长臂和第二短臂之间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长臂的一端与第二长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短臂的一端与第一短臂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通槽由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互连通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下侧面和第二止水钢板的上侧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均呈缺角矩形状,所述第一短臂的自由端靠近第一长臂的转角处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缺口,所述第二短臂的自由端靠近第二长臂的转角处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缺口,所述第一短臂的自由端靠近第一长臂的转角处和第二短臂的自由端靠近第二长臂的转角处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宽度均为13-18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的厚度均为8-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四个止水组合板和格构柱角钢柱配合和焊接,大大提高了基坑支撑梁下钢格构柱的止水防水效果,并通过应用J型止水钢板组合模式形成止水组合板,焊接作业方便,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施工效率高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为第一止水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止水钢板、第二止水钢板与角钢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基坑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连续墙及其组成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