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8330.5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程;周依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装置 人工湿地 生物过滤 湿地植物 湿地 去除 复合 人工湿地处理 污水处理领域 水处理方式 水处理效率 水量变化 脱磷效率 植物收获 重要意义 垂直流 模块化 水平流 采收 除磷 基质 污水 引入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人工湿地处理效率低下、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生物滤池脱磷效率低、对水量变化适应性小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将以生物滤池为基础,引入水平流和垂直流两种水流的人工湿地水处理方式,结合了人工湿地与生物滤等的优点,发明了带有湿地功能的生物滤池,提高了水处理效率,减少其占地面积湿地植物的引进,对于除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植物收获、基质更换,方便地去除污水中的磷,提高了磷的去除效率。对湿地植物及其种植填料进行模块化,便于填料的更换及植物的采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是广泛应用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两种主要技术。其中人工湿地具有处理成本较低、运维较为便利等优点,生物滤池具有处理效果较好,占地面积较小等优点。目前,人工湿地往往作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进一步净化,确保出水达标。
人工湿地主要分为表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潜流人工湿地按系统中流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工作原理主要为填料对污染物实现吸附及过滤的作用,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利用以及湿地植物对污水中的营养元素氮、磷进行吸收的作用。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也主要为滤池内部填料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利用作用。
在两种技术的应用中,虽然生物滤池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但受滤池的布水方式所限,其对于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小;同时由于缺少植物模块,填料对磷的吸附易饱和,滤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除磷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人工湿地虽然可以通过植物模块将吸收的磷移除,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磷去除效果,但其占地面积过大,处理效率低的情况使其难以适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南方区域。由于这两种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确定,由此导致其在处理效果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种技术更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池体和循环池,在所述池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过水口,循环池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池体通过过水口与循环池相连;所述池体底部填充有高于进水口和过水口的通水厌氧填料层,在池体内的通水厌氧填料层上方安装有若干个好氧处理模块,所述好氧处理模块的侧壁由下部开孔的带孔隔板围成,开孔部分上方的模块内部填充有好氧填料层,带孔隔板的开孔部分插入所述通水厌氧填料层中进行固定;部分好氧处理模块中的好氧填料层顶部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余不种植水生植物;通水厌氧填料层和好氧填料层之间相互连通,且两层填料之间铺设有与风机相连的曝气管,用于对各个好氧处理模块进行曝气;所述的循环池中设有回流泵,各个好氧处理模块的顶部铺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回流泵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水厌氧填料层的厚度应大于0.5m,好氧填料层厚度应大于0.5m,总厚度应不小于0.8m。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水厌氧填料层中,通水厌氧填料层的粒径为3~10cm,所述好氧填料层粒径0.5~2cm。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水厌氧填料层和好氧填料层中填料为碎石或鹅卵石。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述曝气管为穿孔曝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水管为压力滴灌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孔隔板为PVC隔板。
作为优选,种植有水生植物的好氧处理模块和不种植水生植物的好氧处理模块,在池体平面上均匀交错分布,且相邻模块之间紧密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