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7857.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零度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舱结构 固定安装板 安装座 防干扰 上端 本实用新型 吊舱框架 减震支脚 摄像装置 竖直转轴 水平转轴 外音喇叭 插孔 下端 电磁屏蔽罩 高清摄像头 无人机飞行 电子信号 横杆连接 缓冲弹簧 机器设备 视频线 音频线 示警 并列 侧面 降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包括舱框架,所述吊舱框架的上端设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通过缓冲弹簧与吊舱框架的上端横杆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并列设有视频线插孔和音频线插孔,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竖直转轴,所述竖直转轴之间连接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的前端设有高清摄像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设有电磁屏蔽罩、外音喇叭和减震支脚,可以有效防止无用电子信号对无人机机器设备的干扰,外音喇叭可以保护无人机飞行或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示警,减震支脚可以有效保护无人机降落,整个吊舱结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舱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全称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指挥飞行的微型飞行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无人机以其特有的功能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中,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建筑航拍测绘、环境监测保护以及农业施肥播种等等方面,利用无人机下面挂载不同的设备达到不同的功用;但是目前的无人机下方的吊舱结构仍存在一定弊端:无人机携带设备飞在空中,极易受到各种电磁波干扰,从而影响设备运行及无人机的遥控控制;普通的无人机吊舱结构多搭载摄像头进行航拍,而未设有外音喇叭,功能性不足;普通的无人机吊舱结构底部为安装减震结构,当无人机重量较大无或人机不能正常平稳落地或时,不能有效保护无人机机器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包括吊舱框架,所述吊舱框架的上端设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通过缓冲弹簧与吊舱框架的上端横杆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并列设有视频线插孔和音频线插孔,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竖直转轴,所述竖直转轴之间连接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的前端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摄像装置的前端位于高清摄像头的下方设有红外灯,所述摄像装置的前端位于红外灯的一侧设有强光照明灯,所述竖直转轴的两侧外表面各安设有一个外音喇叭,所述吊舱框架的上端横杆上位于固定安装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块电磁屏蔽罩,所述吊舱框架的下端横杆下共安装有四个减震支脚,所述减震支脚由减震底座和伸缩杆组成,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设有耐磨底盘,所述减震底座中空的内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耐磨底盘上,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底端,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通过固定头连接到吊舱框架的下端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吊舱框架包含两个上窄下宽的口字型圆钢管,两个口字型圆钢管之间通过四根圆钢管焊接成一个框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四个安装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视频线插孔和音频线插孔的接口都为螺纹式接口。
优选的,所述水平转轴与下方的竖直转轴活动连接,竖直转轴可进行水平方向360°旋转。
优选的,所述红外灯的内部另设有感光探头,可感应外界光照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吊舱框架的上端安装电磁屏蔽罩,将大部分无用的电磁波屏蔽掉,保障无人机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在摄像头的连接结构中增设一对外音喇叭,可以播放预先录入的声音或现场遥控语音,用于警示或提示各种突发情况;通过在吊舱结构的底端安设减震支脚,通过减震支脚内设置的弹簧和外部与吊舱结构连接的伸缩杆,达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电子防干扰吊舱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零度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零度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7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