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工控机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57360.4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道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浩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0 | 代理人: | 陈凯玉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控机箱 机箱 本实用新型 体内腔 风扇 计算机 恒定 温度监测单元 工作效果 工作效率 机箱本体 机箱散热 驱动单元 升降单元 实时监控 使用寿命 恒定的 冷风机 热风机 体内 规划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工控机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恒温工控机箱,通过温度监测单元实时监控机箱本体内部温度,继而控制单元利用驱动单元,对应的设于升降单元上的冷风机或热风机,从而保证了机箱本体内温度的恒定,使得计算机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下运行,方便用户合理的规划计算机的使用时间,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机箱本体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上风扇和下风扇,使机箱本体内腔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工控机箱。
背景技术
工控机箱在运行时,其内部芯片会产生大量热量。必须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出去,否则芯片温度会持续升高并造成损毁。目前,工控机箱的主要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
1.传统风冷机箱:在机箱上的不同位置开好进、出风口,在出风口上安装风扇。通过风扇的作用,使机箱内部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空气流动。合理设计风口位置,使发热芯片位于空气流经方向上,通过芯片和空气的对流换热,就能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发热较大的机箱,需要安装功率很高的风扇,因此噪音较大。这种机箱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当气温较高时,散热效果很差。另外,由于空气的持续循环流动,使得机箱内部的灰尘很多,需定期清洗。
2.水冷机箱:发热芯片与水冷块直接接触,通过水路循环进行散热。水冷块是有内部流道的金属块,与机箱内部的散热片或水冷排、水箱、水泵组成水路循环,各部件之间通过水管依次连接。发热芯片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冷块传给循环水;水流经散热片时,热量散到空气中去,散热片一般都配有风扇以加强散热。水冷机箱比风冷机箱的散热效果要好,但也不是能满足所有的用途。由于是被动散热,水的温度总是高于环境空气的温度,芯片的温度总是高于水的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且芯片发热量较大时,这种机箱照样也不能满足要求。水冷机箱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水循环系统直接安装在机箱内部,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电子器件产生严重的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恒温工控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工控机箱,所述恒温工控机箱包括有机箱本体、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升降单元和恒温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内腔内腔底部;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上方;
其中,所述升降单元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腔底部的两侧;所述恒温单元包括有一升温单元和一降温单元;所述升温单元和所述降温单元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升降单元上端,并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恒温单元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一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为一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恒温的目的,所述降温单元为一冷风机;所述冷风机通过一旋转轴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所述升温单元为一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一旋转轴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恒温工控机箱还包括有温度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腔的连侧壁上;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相连。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导线与计算机显示屏连接,能够将温度监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实时的传递到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便于观察,方便用户合理的规划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优选的,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为一贴片式传感器。
优选的,为了使得机箱本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所述恒温工控机箱还包括有一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包括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机箱本体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道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道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7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