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5056.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有;唐建科;郭茂文;冯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壹泰科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G21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刘葛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照 辊筒 绕线方式 分线机构 辐照物 可切换 绕线 变形 本实用新型 缠绕圈数 辐照加工 活动连接 机架两端 生产效率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用于对辐照物进行辐照加工。上述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机架两端设置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设置与机架活动连接的分线机构,改变分线机构的数量和/或位置,能够使得辐照物在第一辊筒、分线机构以及第二辊筒上的缠绕形状在“变形8字”或“交叉8字”之间进行切换。根据“变形8字”绕线辐照和“交叉8字”绕线辐照各自的优点,针对不同规格的辐照物,选择对应的绕线方式,提高辐照缠绕圈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辐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
背景技术
在辐照生产工艺设备中,内牵引辊筒绕线方式大多数采用的是变形“8”字绕线,部分老产品采用交叉“8”字绕线,两种绕线方式辐照产品时各有不同特点。
变形“8”字绕线,用分线轮或分线梳分线,绕线圈数可以更换,辐照效率较高。变形“8”字绕线方式的缺点是对于大规格电线电缆,采用变形“8”绕线的辐照束下内牵引设备,存在辐照照射不透、辐照剂量不均匀以及整个系统配套张力传递不好的问题。变形“8”字绕线方式的优点是分线轮或分线梳更换方便,对于不同规格大小的产品通过更换分线轮或分线梳,提高辐照缠绕圈数,从而提供生产效率。
交叉“8”字绕线,通常采用主辊筒开槽分线。主辊筒开槽难度大,通常用的只有直径300mm以下辊筒开槽,且绕线圈数固定,不易扩展。交叉“8”字绕线辐照还有擦伤线材的问题发生。采用交叉“8”绕线的辐照束下内牵引设备的缺点是分线圈数不能更换,生产效率受限,且前后两主辊筒不能制作的太大(一般直径300mm以下),只能适合辐照小规格电线电缆。采用交叉“8”绕线的辐照束下内牵引设备的优点是辐照剂量较均匀、张力传递好以及系统联动性综合性能较好。
现有市场上使用的辐照束下设备,结构上已经固化,不能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辐照束下设备,结构固化,不同的绕线方式之间不能切换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
一种可切换绕线方式的辐照束下设备,包括:
机架;
辊筒,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第二辊筒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两端;
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之间,且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辊筒驱动连接;
改变所述分线机构的数量和/或位置,能够使得辐照物在所述第一辊筒、所述分线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辊筒上的缠绕形状呈“变形8字”或“交叉8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线机构为分线轮,所述分线轮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线轮分布在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之间,所述辐照物在所述第一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分线轮上的缠绕形状呈“变形8 字”,所述辐照物位于相邻的一根所述辊筒与一个所述分线轮之间的部分与该部分的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度-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线轮包括第一分线轮、第二分线轮和第三分线轮,所述第一分线轮和所述第二分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三分线轮位于所述第一分线轮和所述第二分线轮的上方;
所述辐照物从所述第一辊筒的上表面引入,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分线轮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辊筒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辊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分线轮的上表面、第一分线轮的上表面后,从所述第一辊筒的下表面引出,使得所述辐照物的缠绕形状呈“变形8字”;
在辐射光束的下方,通过所述第三分线轮上表面的辐照物与通过所述第一分线轮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分线轮上表面的辐照物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隔范围为 40mm-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壹泰科电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壹泰科电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5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控制、视频传输复合卷筒电缆
- 下一篇:扶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