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屏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4882.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红绿蓝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板 导光板 上唇 下唇 卡槽 边框 上下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 导热双面胶 安装工艺 对称设置 胶接方式 生产效率 左右两侧 反光罩 光源板 扩散板 上端卡 收容腔 压合部 总成本 贴合 涂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总成,包括LED灯板、背光板和框架,所述LED灯板、背光板安装在框架内且呈上下平行设置,所述背光板包括导光板B、对称设置在导光板B左右两侧的两个反光罩;所述LED灯板包括相互贴合的导光板A和扩散板;所述框架包括上唇、下唇、以及连接所述上唇与所述下唇的连接部;所述上唇、所述下唇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收容腔,所述压合部的斜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一卡槽,光源板的上端卡设入所述卡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框的LED面板灯的安装工艺,相对胶接方式,省去了涂抹导热双面胶的工艺,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LED显示屏总成。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是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整个灯具设计美观简洁、大气豪华,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LED面板灯设计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缓解眼疲劳。LED面板灯包括:边框、光源板和导光板,光源板上设有LED灯珠,并固定在边框上。光源板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边框进行散热,因此需要光源板与边框紧密贴合。
目前,光源板与边框主要采用导热双面胶粘结进行贴合,装配前,需先将导热双面胶涂在光源板与边框之间,工艺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显示屏总成,包括LED灯板、背光板和框架,所述LED灯板、背光板安装在框架内且呈上下平行设置,所述背光板包括导光板B、对称设置在导光板B左右两侧的两个反光罩;所述LED灯板包括相互贴合的导光板A和扩散板;所述框架包括上唇、下唇、以及连接所述上唇与所述下唇的连接部;所述上唇、所述下唇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收容腔,压合部的斜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一卡槽,光源板的上端卡设入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唇向下凸设有一压合部,所述压合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为一斜面,使所述收容腔的上端形成一楔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下唇的截面组成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光板A和所述扩散板在压合部的作用下固定在上唇和下唇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光板A和所述扩散板叠加后从所述上唇和所述下唇之间的开口伸入所述收容腔,并与光源板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源板上设有LED灯珠,贴合在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收容腔的顶面为斜面,安装光源板时,先将所述光源板的一端沿所述斜面插入所述收容腔的上方,然后将另一侧沿下唇的上表面推入所述收容腔;将导光板A和扩散板叠加后,从所述上唇和下唇的开口处插入收容腔,抵靠在光源板上,进行压合固定。所述上唇还向下凸设有一压合部,用于将导光板A和扩散板压紧在下唇上,从而固定导光板A和扩散板的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框的LED面板灯的安装工艺,相对胶接方式,省去了涂抹导热双面胶的工艺,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LED显示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LED显示屏总成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LED灯板,3-背光板,11-压合部,12-上唇,13-连接部,14-光源板,15-灯珠,16-下唇,21-导光板A,22-扩散板,301-导光板B,302-反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红绿蓝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红绿蓝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4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