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53628.7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宏电力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0 | 分类号: | H02J9/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降压 硅堆 母线 充电模块 控制模块 控制母线 切换装置 进线 蓄电池 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失电 本实用新型 交流电源 蓄电池组 引出线缆 供电站 交流 出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包括控制母线、母线、交流进线切换装置、充电模块、蓄电池、降压硅堆、控制模块、1号站用变、2号站用变,所述1号站用变引线缆接至母线,所述2号站用变通过线缆接至母线,且同时2号站用变通过线缆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引线缆接至控制母线;所述母线引出两根线缆接至交流进线切换装置,所述交流进线切换装置引出线缆接至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线缆接至降压硅堆,且蓄电池也通过线缆接至降压硅堆,降压硅堆通过线缆接至控制母线,解决交流电源切换或供电站用变出线故障时,此时正巧蓄电池组故障,将导致直流系统失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火灾监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系统,运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
背景技术
如图1所述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现状,该一体化电源设计图中的直流系统的两路充电电源取自经切换后的交流母线,本质上是一路交流电源,当交流电源切换或供电站用变因所在母线故障或母线出线近区故障时,站用电交流母线电压会短时急剧下降,导致直流充电装置失去交流电源,如果此时正巧蓄电池组故障,如单节蓄电池开路,该类型故障曾经发生过,造成全站保护装置失电,导致严重后果,直流系统将失电。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直流系统,CN201620156975.8,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能够在避免损坏系统设备的前提下对直流系统进行重启。该直流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多个运行极,其中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至多个运行极,检测装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用于获取直流系统中故障运行极数量,故障运行极数量为直流系统中出现故障的运行极的数量;控制装置用于配置故障处理约束信息,故障处理约束信息包括运行极重启逻辑,运行极重启逻辑用于约束直流系统中运行极是否可以同时进行重启;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故障处理约束信息、故障运行极数量对直流系统中运行极进行重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直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本接线方式解决交流电源切换或供电站用变出线故障时,此时正巧蓄电池组故障,将导致直流系统失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申请包括:控制母线、母线、交流进线切换装置、充电模块、蓄电池、降压硅堆、控制模块、1号站用变、2号站用变,所述1号站用变引线缆接至母线,所述2号站用变通过线缆接至母线,且同时2号站用变通过线缆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引线缆接至控制母线;所述母线引出两根线缆接至交流进线切换装置,所述交流进线切换装置引出线缆接至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线缆接至降压硅堆,且蓄电池也通过线缆接至降压硅堆,降压硅堆通过线缆接至控制母线。
优选的,所述母线为400v母线。
优选的,所述1号站用变接至母线的线缆上有两个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2号站用变接至母线的线缆上有两个断路器,2号站用变与控制模块之间的线缆接位于两个断路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母线与交流进线切换装置之间的两根线缆上,每根线缆上都有两个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2号站用变与控制模块之间的线缆上设有一个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与降压硅堆之间的线缆为合闸母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果直流屏存在合闸母线,则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应取自不同的交流电源;如直流屏没有合闸母线,则将充电模块一分为二,这样,当蓄电池损坏时,任何一路交流电源失电均不会影响直流输出,只有两路交流全部失电及蓄电池损坏时才会发生直流消失,解决交流电源切换或供电站用变出线故障时,此时正巧蓄电池组故障,将导致直流系统失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变电站直流系统现有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宏电力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宏电力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3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